过几句,这次瞎蒙的,没想到真唬住鬼子了。"
旅长将信将疑,但胜利的喜悦冲淡了疑虑。他宣布为新一团全体指战员记功,并补充了一批新兵和弹药。
晚上,在临时安排的团部里,李云龙独自对着油灯研究缴获的日军地图。他必须尽快适应这个时代,同时谨慎地运用现代军事知识。既不能太超前引起怀疑,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部队战斗力。
门被轻轻敲响,政委赵刚走了进来。这是李云龙第一次见到这位原著中的挚友——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干部。
"李团长,我是新派来的政委赵刚。"他敬了个礼,"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今天终于见面了。"
李云龙热情地握住他的手:"欢迎欢迎!咱们新一团正缺个有文化的政委呢!"
两人坐下交谈。赵刚惊讶地发现,这个传说中的"泥腿子"团长思维敏捷、见识不凡,对一些战术理论的理解甚至比他这个抗大毕业的还要深刻。
"李团长,听说您这次用了种新战术?能给我讲讲吗?"赵刚推了推眼镜,好奇地问。
李云龙想了想,决定有限度地分享一些现代步兵战术:"其实就是把部队分成更小的单位,互相配合。比如三人一组,三个组为一班,攻防兼备,灵活机动..."
他讲解的正是解放军后来著名的"三三制"战术。赵刚越听越惊讶,迅速拿出笔记本记录。
夜深了,油灯渐渐暗淡。李云龙送走赵刚后,独自站在院中仰望星空。1937年的星空比二十一世纪清澈得多,银河清晰可见。
他想起现代世界的亲人、战友,心中一阵刺痛。但随即又涌起一股豪情——既然命运让他来到这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成为李云龙,那他就要用现代军人的知识和技能,为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杀出一条血路!
远处传来哨兵换岗的口令声,村庄里偶尔响起几声犬吠。李云龙深吸一口寒冷的空气,转身回到屋内。明天还要训练新兵,整编部队。抗战才刚刚开始,更艰巨的战斗还在后面。
他轻轻抚摸缴获的坂田的军刀,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把刀将成为新一团的战利品,也是他李云龙在这个时空的第一件纪念品。
油灯熄灭,屋内陷入黑暗。李云龙躺在简陋的木床上,闭上眼睛。在梦中,他看到了未来的血火征程,看到了自己将带领这支部队创造的无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