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点进行还击,试图压制对方的攻击。与此同时,后方的坦克迅速改变路线,绕过受损坦克,继续向前推进。装甲部队指挥官通过无线电不断呼喊着鼓舞士气:“不要停下,我们必须突破这道防线!为了帝国!”
步兵集群紧紧跟随装甲部队的步伐,在坦克吸引敌人火力的同时,他们迅速向防御工事靠近。德军步兵利用烟雾弹的掩护,冲向反坦克壕沟。士兵们纷纷跳入壕沟,借助沟壁的掩护,朝着铁丝网方向前进。然而,克罗地亚军队的抵抗十分顽强,他们从碉堡的射击孔中不断射出子弹,阻止德军步兵的推进。
在激烈的交火中,德军士兵卡尔腿部中弹,但他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继续向前爬行。他身边的战友们纷纷向敌人的碉堡投掷手榴弹,爆炸声此起彼伏,暂时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趁着这个间隙,卡尔和其他士兵一起,用钳子剪断铁丝网,为后续部队开辟出一条通道。
空军在此时也加大了支援力度。多架战斗机低空掠过战场,对克罗地亚军队的防御工事进行扫射,打乱了他们的防御节奏。轰炸机则在高空盘旋,寻找合适的轰炸目标。当发现克罗地亚军队一处隐藏的弹药库时,轰炸机果断投下炸弹。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弹药库被击中,引发了连锁爆炸,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周围的防御工事也被炸毁了一大片。
随着德军的不断推进,萨格勒布外围防线逐渐出现了缺口。装甲部队趁机集中力量,从缺口处突破进去,向防线内部纵深穿插。坦克在防御工事内横冲首撞,对克罗地亚军队的防御体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步兵们则紧跟其后,与克罗地亚军队展开近距离战斗。他们逐一对碉堡进行清剿,消灭里面的敌人。
在一座碉堡前,德军步兵遭遇了顽强抵抗。克罗地亚士兵凭借着坚固的碉堡和强大的火力,死死守住碉堡。德军尝试多次进攻都未能成功,还造成了一些伤亡。这时,一名德军工兵带着炸药包,在战友的火力掩护下,艰难地向碉堡靠近。他不断躲避着敌人的子弹,终于成功接近碉堡。他迅速将炸药包放置在碉堡的墙壁下,然后拉响导火索,迅速撤离。随着一声巨响,碉堡的墙壁被炸出一个大洞,德军步兵趁机冲入碉堡,消灭了里面的敌人。
萨格勒布城内,克罗地亚军队紧急调动预备队,试图填补外围防线的缺口。他们在城内的街道上设置了路障,准备与攻入的德军展开巷战。德军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在突破外围防线后,并没有急于进城,而是等待后续部队的支援和进一步的作战部署。国防参谋部根据前线的战报,迅速制定了详细的城市作战计划,他们深知,萨格勒布城内的战斗将更加艰难和残酷,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确保最终的胜利。
在等待支援的过程中,德军加强了对己占领区域的控制和防御。他们在防御工事内设置了观察哨,密切监视着萨格勒布城内克罗地亚军队的动向。同时,工兵部队开始对受损的坦克和防御工事进行抢修,为即将到来的城市巷战做好准备。而克罗地亚军队也在抓紧时间加固城内的防御,双方都在为这场即将爆发的城市大战积蓄力量,萨格勒布的上空弥漫着更加紧张的战争气氛,一场生死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第二十八章:突破防线,纵深推进(再续)
随着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德军按照国防参谋部制定的城市作战计划,有条不紊地向萨格勒布城内推进。装甲部队在前方开路,步兵则紧跟其后,小心翼翼地穿过城市外围的废墟,踏入了萨格勒布那充满战火硝烟的街道。
一进入城区,德军便遭遇了克罗地亚军队依托路障和建筑物构建的密集火力网。狭窄的街道成为了天然的防御工事,克罗地亚士兵从各个角落向德军射击,子弹如蝗虫般乱飞。德军装甲部队的坦克在街道中行动受限,成为了克罗地亚军队反坦克武器的重点攻击目标。一辆坦克刚转过街角,就被一枚火箭弹击中,车身剧烈摇晃,炮塔上冒出滚滚浓烟。车组人员在呛人的烟雾中迅速做出反应,车长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大声呼喊:“保持冷静,检查损伤!炮手准备反击!”驾驶员则全力操控坦克寻找掩护。经过一番检查,发现坦克还能勉强作战,炮手迅速锁定克罗地亚军队火箭筒发射点,一炮轰去,将其摧毁。
德军步兵以小队为单位,灵活地穿梭在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之间。他们利用墙壁、门窗作为掩护,逐步向克罗地亚军队的防线靠近。在一栋居民楼前,德军步兵遭遇了顽强抵抗。克罗地亚士兵从楼上的窗户和屋顶不断射击,压制住了德军的前进。德军小队队长观察了一下形势,决定兵分两路。一组士兵在正面吸引敌人火力,另一组则绕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