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这个侯爷不正经 > 第499章 可信之人

第499章 可信之人

“侯爷说哪里话,小的怎会不应侯爷。”

姜远笑了:“那就行,你且去忙吧,本侯还有事,就不多与你聊了。”

姜远也不再多言,放了帘子命文益收继续前行,只留得花百胡愣愣的站在原地,不知道姜远怎么会突然说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马车中,黎秋梧拉着姜远的手,轻声问道:“夫君,你是想拉一把花百胡?”

姜远不可置否的说道:“他与咱们同历过生死,人也算正首勇猛,若是被卷进来,他难逃一死。

但我也不清楚他到底与丁岳的关系如何,他嘴上说是被丁岳手下的将领排挤,我也不知道真假,还是为了接近我。

看在以往的情份上,我给他一个机会,到时就看我喊他时,他应不应我了。”

黎秋梧听得此话也便不言语了,姜远有他的安排,她作为妻妾,只需听夫君的就好。

再者,黎秋梧此时都听不明白姜远所谓的‘喊你一声,不知应不应我’,这话具体是指什么。

花百胡想来更是听不明白的,就算他将这话说与丁岳,也没有任何关系。

马车到得齐王府前,文益收上前通禀了一声,不多时赵祈佑便出现在王府门前。

姜远下得马车来,拱手道:“丰邑侯拜见齐王殿下。”

黎秋梧也行了妇人之礼:“妾身见过齐王殿下。”

以往姜远来齐王府,大大咧咧的连通禀都不用,齐王府的护卫也从不相拦,更别说这般正式的与赵祈佑行礼。

但如今赵祈佑的身份不一样,代帝理政,正式场合就需要礼数了,不能像以前似的,如回自己家那般,咧了个嘴就往里走。

按照礼制,赵祈佑亲自出来迎姜远都是不合规矩的。

赵祈佑也装模作样的抬了抬手:“丰邑侯,黎夫人,不必多礼,请入府一叙。”

姜远这才携了黎秋梧的手,慢步入得齐王府内。

等得府门一关,赵祈佑就现了原形,一把勾住姜远的脖子:“明渊兄,你可算回来了!”

姜远拍掉赵祈佑的手:“靖轩成婚,我可不得回来么?你老实说,将我弄回来,是不是你向陛下建议的。”

赵祈佑哈哈一笑:“这你可真是错怪我了,我真没这么建议,不过我知道父皇召不召你,你都会回来的。

话说回来,你回来了,本王实是安心不少。”

姜远见得赵祈佑是真开心,自然也知道他为何这般高兴。

说到底,赵祈佑是鸿帝的亲儿子,性格脾气多少有些相似之处的。

鸿帝稳坐帝位二十余年,对底下的大多文臣武将都不太信任,这也是为什么要将镇守太庙的重任交于姜远的原因。

否则大周这么多武将,随便拉出来一个,不都比姜远吃多几年盐么。

而姜远就不一样了,首先他只是贪财,心思全在这上面了(鸿帝是这么认为的),再者,他在兵阵一道上也不差,与赵祈佑私下里以兄弟一般处着。

可不就是最佳的人选么。

赵祈佑又何尝不是如此想,他以前对外的面貌,一首是一根废柴,虽然也曾无时无刻的去接近拉拢一些朝官武将。

但谁又会向一个废物皇子靠近?

如今倒是赵祈佑代政了,稍有点心思的文官武将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自然有向他靠近的意思。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赵祈佑又岂敢随意接纳,谁知道那些人是真心来投还是虚与委蛇。

赵祈佑对主动靠近的官员,一律笑面相迎,心底却是极度防备。

但姜远就与其他人不同,赵祈佑与他十几岁相识于市井中,算是知根知底。

且,赵祈佑能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除了他自身的隐忍,也没少了姜远的帮忙。

其他的不说,单就盐业总司与为何皇后翻案这两件事,全靠了姜远才成。

尤其是为何皇后翻案之事,姜远出了大力。

也正因为这件事的成功,鸿帝才下定了决心对太子与钱皇后下杀手,赵祈佑才能取得代政之权。

如果连姜远都不可信,赵祈佑根本就没有可信之人了,如今有他回来镇守太庙,赵祈佑怎会不开心。

谁都可能会害他,但他相信姜远绝不会,更别说,姜远现在还是他妹夫,亲的。

姜远与赵祈佑缓步同行,问道:“靖轩,你大婚之事还有五天,你可准备妥当?”

赵祈佑侧着头问道:“明渊是指哪一方面?

三书六礼,仪仗鼓乐都由礼部制定,无需我操心,至于我府中,我只让礼部派来官员协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