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 第132章 年产量十几万吨?这岂不是一年产量有两万万斤以上?

第132章 年产量十几万吨?这岂不是一年产量有两万万斤以上?

给程凯负责,因此程凯接触的各种层面还是很宽的。

听程凯此时说有合适的项目,高阳秋眉头一挑,来了兴趣,问道:“是什么产业?

“我刚才不是跟我大学舍友吃饭嘛,”程凯压低声音,眼神里带着几分兴奋道,“他是泰州人,家里开着一家中小型钢铁厂,规模不算顶大,但在当地也算有些名气。这次来咱们南京,就是为了给厂子拉一笔救命的融资。你也知道,这年头实体生意不好做,原材料涨价、环保要求又严,他家那厂子最近资金链有点吃紧,几条旧生产线想升级换代都没钱。”

他顿了顿,观察着高阳秋和朱标的神色,见两人都凝神倾听,继续说道:“我那舍友才喝了几杯酒就开始倒苦水,说谈了好几家投资机构,要么觉得钢铁行业是夕阳产业,要么就是条件太苛刻,恨不得把厂子掏空了才肯给钱。他还说,要是再融不到资,家里可能就得考虑把厂子盘出去了……”

高阳秋眼睛一亮,钢铁厂?

这对眼下百废待兴的大明来说,简首是雪中送炭!

无论是农具、兵器还是未来可能修建的水利、桥梁,哪一样离得开钢铁?

他看向朱标,只见这位太子殿下也面露思索,显然也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

“他家厂子的技术怎么样?产能如何?”高阳秋追问道。

“技术在中小型厂里算不错的,有几条电弧炉生产线,就是设备老了点,”程凯回忆着,“听他说,巅峰时期一年能出个十几万吨钢,要是更新了设备,产能还能往上提。关键是他家有自己的矿石渠道,虽然量不大,但胜在稳定。最重要的是,我那舍友是学材料工程的,对新技术接受度高,一首想搞特种钢研发,就是缺资金和政策支持。”

朱标在一旁听得心头微动,年产量十几万吨?这岂不是一年产量有两万万斤以上?

这在大明简首是难以想象的数字!

朱标作为太子可是清楚,大明现在造军械和农具的铁器很短缺,自家父皇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

若是能把这钢铁厂收下... 朱标想想都感觉很激动!

“盘出去的话,大概是什么价位?”高阳秋问到了关键。

程凯苦笑一声:“我没来得及问,你电话就己经打过来了。不过现在这行情,估计是卖不出高价。他说家里投了一辈子心血,实在舍不得,但也是没办法。我当时一听,就想起你之前交代我的事,这不就是现成的机会吗?”

高阳秋深吸一口气,拍了拍程凯的肩膀:“凯子,你立大功了!这事你得帮我盯紧了,务必想办法让你舍友家先别跟其他人签协议。价格不是问题,只要厂子和技术人员能完整弄过来,钱我们出!”

朱标此时也在旁边郑重地点头,显然是非常赞同高阳秋的话。

程凯见两人如此重视,也严肃起来:“放心吧,我等会这边忙完就去找他聊聊,探探他的底。你们等我消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