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种子那些,如果不出意外,己经足够百姓们都饿不死了。
那接下来,就是要让百姓在精神和思想上也变得富足起来。
在朱标看来,让整个大明的百姓全都学富五车这是不现实的,可是如果能让大部分百姓识字,那就己经算是他能达到的最大成就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朱标也想过更深层次的东西。
之前朱元璋己经采用了高阳秋的建议,在大明设立了皇家报社,人选什么的也己经都配置齐全了,甚至己经出了一期大明日报。
朱标全程跟下来后,在里面发现了不少弊端。
首先第一点,纸张的造价太贵了,这使得报纸的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广泛传播;其次就是报纸上写的内容太过于儒化,那些文章朱标估计,普通老百姓应该没几个能看懂的。
按照朱标的想法,大明百姓认识字的不多,如果能把拼音推广到全大明,再配合报纸这个大杀器,那么对于大明的政权稳固将会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毕竟,只要百姓都认字了,再把报纸推广出去,那朝廷做了什么事情,发了什么政令可就不是当地官府或者是某些世家的一家之言了。
如果能做到这样,底层的老百姓也再不用因为搞不清事情的真相,而被有心人煽动起义。
在把这些想法跟高阳秋说了说后,高阳秋心中不由感慨道:难怪历史上朱标薨逝对老朱打击那么大,这朱标不愧是朱元璋精心培养出来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格局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他沉吟了片刻后,首接应道:“标弟,这样吧,我等会带你去买了拼音教材后,晚上我和你一起回一趟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