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尘的目光,最后落向神色剧变的弘忍大师。他没有再出手,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澄澈,仿佛洞穿了一切虚妄。
弘忍大师被这目光注视,心头剧震!他感觉自己苦修数十年的佛心、引以为傲的金刚禅定,在对方面前竟如同透明!一股难以言喻的羞惭与明悟涌上心头——对方所施展的,绝非任何奇技淫巧,而是引动了真正的天地浩然正气!此气至大至刚,充塞天地,堂堂正正,万邪辟易!在这股力量面前,自己的佛力、谢云流的剑气、莫三癫的邪毒,都显得如此狭隘、渺小、甚至……可笑!
噗通!
醉道人莫三癫最先承受不住那股涤荡身心的力量与内心的震撼,双腿一软,竟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脸上再无半分嬉笑,只剩下深深的敬畏与茫然。
谢云流僵立在原地,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他看着自己那引以为傲的剑气无声消融,看着明尘那平静无波却仿佛蕴含着整个天地的眼神,一股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与渺小感涌上心头。他引以为傲的剑道,在这股堂皇浩大的天地正气面前,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弘忍大师长叹一声,缓缓收起了九环锡杖,周身佛光尽敛。他双手合十,朝着明尘深深一躬,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诚恳与敬畏:“阿弥陀佛!道长神通,引动天地浩然正气,非人力所能及!老衲……着相了。长生虚妄,大道至公。玄真道友遗泽,非宝非法,实乃这天地间至纯至正的一缕‘道心’!老衲心服口服,就此告辞!”说罢,竟不再看谢云流与莫三癫一眼,转身大步离去,背影竟有几分萧索。
谢云流脸色变幻数次,最终对着明尘抱了抱拳,一言不发,身形化作一道剑光,冲天而起,消失在云端。
莫三癫挣扎着爬起来,对着明尘胡乱作了个揖,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那株碧玉兰,又摸了摸自己仿佛年轻了几岁的身体,最终长叹一声,解下腰间的酒葫芦,将其中的酒液尽数倾倒于地,也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守拙观。
一场足以震动整个修行界的风波,就在这轻描淡写的三言两语间,消弭于无形。
明尘收回双手,周身那引动天地的磅礴气息瞬间敛去,又恢复成那个温润沉静的年轻道人。他走到道心碧玉兰旁,轻轻抚摸着那温润如玉的叶片,低声道:“师父,弟子幸不辱命。”
守拙观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经此一事,“道心碧玉兰”与明尘道长的名声,却以一种更加传奇的方式传遍了天下。人们不再仅仅视其为玄真仙师的遗迹,更将其看作天地正气的象征,大道显化的奇迹。无数人慕名而来,不为求宝,只为在观中那株碧玉兰旁静坐片刻,感受那份洗涤心灵的清净与平和。
明尘来者不拒,亦不宣扬。他依旧每日照料兰草,研读道经,为乡民解惑。只是,他讲经说法时,声音中似乎多了一种奇异的韵律,能让人心绪安宁,杂念顿消。他为人解厄时,指尖偶尔流泻的清光,也越发神效非凡。人们渐渐发现,这位年轻的明尘道长,身上那份沉静与悲悯,越发像当年那位玄真仙师了。
时光流转,又是数十年过去。栖霞山依旧青翠,守拙观香火更加鼎盛。观中那株道心碧玉兰,已生出了第七片叶子,叶脉中的金光流转,隐隐构成一个玄奥的符文。
这一日,正值玄真子焚身救疫的百年忌辰。观中举行了盛大的法会,信众如云。明尘主持法会,虽已须发皆白,容颜却如中年,眼神清澈依旧。法会尾声,他屏退众人,独自来到碧玉兰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