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十一月,风卷着碎雪,刮过毋极甄家高大的门楼,却吹不散门前那片喧腾。\x~x`s-c~m¢s/.?c·o¨m?
赵剑一身玄色锦袍,腰束玉带,骑在那匹黑色的高头大马之上,身后跟着十里长的迎亲队伍。
比几年前迎娶甄姜三姐妹时,仪仗更盛,鼓乐更响,连抬嫁妆的队伍都从街角排到了巷尾,红绸漫天,几乎要将半个毋极城染透。
这是他第二次踏足甄家娶亲,这一次,花轿里等着的是甄家的四小姐甄荣。
边走他心里边想着:这可不是最后一次啊!数年之后,他还会再来娶亲,娶那位曹植的洛河女神,曹操也在觊觎的甄宓。
那,才是最后一次!
府内早已一片忙碌。正厅里,甄姜抱着女儿,逗弄间抬头望向门口,眼里带着温煦的笑意。
她身边坐着二妹甄脱、三妹甄道,三人都穿着簇新的锦裙,发髻上簪着赤金镶珠的花钗。,3*8!看·书~网′ ?追?最?新·章_节?
三姐妹是半个月前就特意从阴馆赶回娘家的。
“还是四妹更有福气,你看这阵仗,比咱们那时风光多了。”甄脱捻着袖口的金线绣纹,语气里半是打趣半是真心。
甄道笑着接话:“夫君如今正是意气风发,自然要给四妹最体面的排场。
不过说起来,咱们姐妹能再聚在一处,倒像是回到了没出阁时。”
甄姜低头亲了亲女儿软乎乎的脸颊,小家伙正抓着她腕上的玉镯咯咯笑。“夫君总说亏欠了四妹,这次特意叮嘱了要办得周全。”
她望向内院的方向,那里隐约传来四妹的笑语,“荣儿自小娇憨,今日可得让她风风光光地嫁过去。”
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甄宓捧着个红绒锦盒从屏风后跑出来,发间的珍珠流苏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她已经听见了姐姐们说话,此刻仰着小脸,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姐姐们说得是,姐夫待你们多好呀!
等我长大了,也要嫁给姐夫呢!”
这话一出,正说笑的甄姜三姐妹顿时愣住,手里的茶盏都停在半空。·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
甄脱先回过神,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又好气又好笑:“你这小丫头,胡说什么?”
甄道也跟着摇头:“可不是嘛,五妹,你也要嫁过去?难不成咱们甄家五个女儿,当真要认准夫君一个女婿?”
甄姜忍着笑,把怀里的女儿往膝头紧了紧,柔声道:“宓儿,婚嫁不是儿戏,怎好跟着姐姐们起哄?”
甄宓却歪着头,把锦盒往甄姜面前一递,里面是一套精美的《诗经》,这是赵剑让甄姜特意带来给甄宓的礼物。
她眨眨眼,声音脆生生的说:“姐夫送的这套书太好了!我呀,是想将来也嫁个像姐夫这般疼人的,可不是非要嫁姐夫呀。
再说了,姐姐们都在一处了,将来我也嫁得近些,咱们姐妹不就能常聚了?”
这番话绕了个巧弯,既没驳了自己的心意,又把“嫁姐夫”的戏言圆成了“盼良缘、念姐妹”的情分。
甄姜三姐妹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甄脱揉了揉她的发顶:“你这张嘴,倒是比蜜糖还甜。等你长大了,定给你寻个比你姐夫还好的人家。”
甄宓笑眯眯地应着,心里却偷偷想:我就嫁姐夫。
“三位姐姐,小妹去看四姐去了,今日的四姐,肯定是最美的!”
甄宓笑着跑了,姐妹三人又对视一眼,甄脱笑着说:“看来,甄家真的只能有夫君一个女婿了。”
甄姜很是高兴:“我们四个姐姐都嫁了,小妹长大后再嫁过来,就圆满了!”
甄道撅起嘴,故意调侃一句:“便宜夫君这个‘大色鬼’了!”
赵剑给甄宓带来的是什么礼物,姐妹三人不知道,也不会问,更不会打开去看。
小妹拿着这份礼物出来,意思已经
在汉代,给爱读书的女子送《诗经》,既贴合时代文化风尚,也暗含对受赠者的期许,是有着多重意义的。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