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沈溯的肩膀,防护服下的皮肤传来鳞片摩擦的刺痛,“你注意到了吗?他后颈的胎记消失那天,正好是你发表《哲学半衰期初探》的十五周年。”
沈溯猛地挣开他,转身时撞翻了操作台。散落的样本管里,银蓝色的液体在地面拼出他从未见过的符号,而应急灯的红光中,他看到自己的防护服后颈处,正慢慢浮现出蝴蝶形的淡青色印记。
年轻版的他弯腰捡起支样本管,对着灯光摇晃:“现在轮到你了,沈溯。是成为新的观测者,还是加入他们的集合?”
观测舱的警报声突然变调,变成了老周的声音:“所有答案都在半衰期里。”沈溯抬头看向观测窗,那里的鳞片正在剥落,露出外面站着的小陈——他的眼睛已经变成了晶体与气态的混合体,手里举着份报告,封面上的检测员签名栏,赫然写着“沈溯”两个字,笔迹同时带着右倾笔锋和现在的工整。
银蓝色的鳞片顺着沈溯的指尖爬上手臂,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气态巨行星轨道上,老周最后说的话:“当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是人类时,其实已经成为了更完整的存在。”此刻,观测窗的玻璃上,所有符号终于组合成完整的镜像——里面的人左眼是晶体,右眼是气态,鼻梁属于老周,而瞳孔里映出的,是小陈年轻的脸。
冷凝舱的压力值彻底归零的警报响起时,沈溯发现自己的手掌正按在观测窗上,和玻璃里的镜像完美重合。&秒=章D节)小?¨)说×>网¢ 3~-更@++新×最.t全÷??掌心的鳞片与窗外的符号融为一体,在“我是谁”与“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共振中,他终于看清镜像的后颈处,那枚蝴蝶形的印记正在银蓝色的光芒里,慢慢变成新的文明标记。
沈溯的掌心与观测窗镜面贴合的刹那,银蓝色鳞片突然集体迸发出刺目的白光。他在视网膜灼痛的余韵里看到镜像动了——镜中人抬手抚过颈后,那枚蝴蝶形印记正渗出淡青色的雾霭,在空气中凝结成老周的声音:“每个文明都是哲学命题的容器。”
镜中裂隙,实验室的中央空调在清晨六点十七分准时切换成送风模式,气流卷起观测舱地面的银蓝色液体,在墙角汇成细小的旋涡。沈溯盯着漩涡中心不断闪烁的符号,突然意识到那是“我是谁”命题在三种文明里的混合编码——人类的文字、晶体的几何、气态的声波频率,正以每秒十七次的速率交替闪现。
“教授,样本库的温控系统失灵了。”小陈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明显的失真,“第三排的人类基因样本……它们在发光。”
沈溯转身时,发现年轻版的自己已经消失在阴影里,只留下枚嵌在地面裂缝里的晶体碎片。碎片折射的光谱在天花板上投出段影像:十年前的实验室里,老周正将份标注着“禁止观测”的文件锁进保险柜,文件封皮上的印章和沈溯此刻防护服内侧的徽章完全一致。
他抓起碎片的瞬间,通讯器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屏幕上跳出小陈发来的实时画面:冷藏柜里的人类胚胎样本正在透明容器中变形,原本蜷缩的胎儿躯体上,正长出和观测窗鳞片相同的银蓝色纹路,脐带处的血管跳动频率,恰好与“如何面对死亡”命题的声波编码同步。
“这不是变异。”沈溯对着通讯器低声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颈后发烫的印记,“是觉醒。”话音未落,他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年轻版的自己留下的防护服口袋里,掉出本烫金封面的笔记,扉页上用右倾笔锋写着:“半衰期逆向流动时,所有观测记录都会成为预言。”
笔记第37页夹着张泛黄的照片。二十年前的学术会议合影里,年轻的沈溯正和老周碰杯,两人手腕上都戴着同款银手链。沈溯猛地掀起自己的袖口,皮肤下淡青色的血管正沿着手链压痕的轨迹蠕动,在腕骨处形成个微型的气态云旋涡。
未寄出的报告,上午九点,沈溯在老周的办公室发现了第九处矛盾。
百叶窗投下的光斑在办公桌上拼出规则的网格,每个格子里都放着份标注日期的报告——从晶体文明接触日到气态文明观测日,唯独缺少老周“消散”当天的记录。但当他伸手去碰最底层的文件夹时,光斑突然开始横向移动,在墙角组成小陈后颈的晶体文等式。
办公桌第三层抽屉里藏着个恒温箱,温度显示屏定格在零下196度,恰好是液态氮的沸点。沈溯转动密码锁时,突然想起老周总说“重要的东西要藏在常识盲区里”——密码是“我是谁”命题的字符数,他十五年来在课堂上重复过七百遍的答案。
箱内铺着层银白色的隔热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