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培养皿里的秒针,沈溯的指甲在实验台边缘磕出轻响时,第七代惊奇免疫试剂正顺着培养皿的弧形内壁爬升。¤6~1=)看3书=={网?§} ×μ首??×发¨透明液体里悬浮着三枚月球玄武岩碎屑,在环形光源下泛着冷白的光——这是昨天从月球背面采样舱里取出的样本,按规程本该封存进生物安全柜,此刻却成了试剂的第一组对照组。
“沈教授,3号皿的轮回转化率超过阈值了。”助手小陈的声音带着静电杂音,她面前的监测屏上,绿色曲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冲破红色警戒线。沈溯抬头的瞬间,余光瞥见培养皿里的玄武岩碎屑动了动。不是布朗运动那种无规则的震颤,而是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缓缓拼成了一个残缺的等边三角形。
他伸手去按紧急制动键的手指顿在半空。实验台角落的电子钟正显示14:37,秒针跳动的间隔里,培养皿中的液体突然泛起细密的泡沫,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水下呼吸。小陈已经调出了分子结构图谱,屏幕上的碳链骨架正在诡异地扭曲,原本稳定的六元环像被捏扁的易拉罐,碳原子之间的键角撑开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角度。
“这不可能。”小陈的指甲掐进掌心,“我们用的是惰性载体,玄武岩里的非碳基微生物活性应该被抑制了……”
沈溯没接话。他的目光落在培养皿边缘——那里凝着一圈淡紫色的结晶,形状像极了他女儿昨天画的简笔画。五岁的安安总爱把树叶画成螺旋状,说幼儿园的香樟树每片叶子都在“追着自己跑”,当时他只当是孩子的胡话,此刻却看着结晶以毫米级的速度旋转起来,在玻璃表面刻下几乎看不见的纹路。
电子钟的秒针突然卡顿了一下。
不是视觉误差。沈溯盯着表盘,看见秒针在14:37:21的位置悬了半秒,然后才跳向下一格。而就在那半秒里,培养皿中的转化率曲线骤然归零,紧接着弹出一行乱码:【树叶在等星系】。
“把样本封存。”他突然开口,声音比预想中更哑,“三级生物安全流程,现在就去。”
小陈转身时带倒了椅子,金属腿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沈溯没回头,指尖轻轻触碰培养皿外壁。玻璃的温度比室温低了至少五度,那圈淡紫色结晶已经停止旋转,却在他触碰的瞬间化作雾气,在空气中留下若有若无的杏仁味——那是月球背面非碳基生命死亡时的标志性气味,监测仪却始终保持着静默。
窗外的香樟树影晃了晃。沈溯抬头,看见安安正趴在二楼实验室的窗台上,手里举着片新摘的叶子,叶片边缘的锯齿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她对着他比划着什么,嘴唇开合的节奏却和他记忆里的不一样,像是把“爸爸”两个字拆成了更长的音节。
电子钟的秒针又顿了一下。这次他看清了,秒针悬停时,培养皿里的玄武岩碎屑正在重组,这次拼出的形状,像极了安安画笔下总也画不圆的太阳。
未寄出的诊断书,林夏把诊断书塞进抽屉时,金属合页夹到了手指。她甩了甩手,看血珠滴在病历本的封面上,晕开一小朵暗红色的花。第17页记录着她的“惊奇阈值崩塌”检测结果:对“树叶生长快于星系膨胀”的影像刺激反应度为0,对“非碳基生命死亡定义”的认知偏差值突破90%,建议立即转入隔离治疗。
抽屉深处传来纸张摩擦的窸窣声。她记得上周只放了三份诊断书,此刻却摸到了第四张——牛皮纸信封上没有署名,只在角落画着片螺旋状的叶子。拆开时,里面掉出一张儿童画,蜡笔涂的绿色树叶上,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林医生,树叶说你在害怕它长大。”
走廊里突然响起孩子们的笑声。林夏把画塞进白大褂口袋,快步走出诊室。惊奇免疫重建中心的草坪上,十几个孩子正围着那棵移植来的香樟树转圈,安安举着放大镜蹲在树根前,嘴里念念有词。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身上,在地面投下跳动的光斑,那些光斑移动的速度快得不正常,像是被加速播放的影像。
“林医生!”安安突然回头,放大镜后的眼睛亮得惊人,“你看这棵树的年轮,它在倒着长!”
林夏的呼吸顿了半秒。她蹲下身,接过安安递来的树皮碎屑——显微镜下本该呈同心圆的年轮,此刻正以中心为起点向外辐射出锯齿状的纹路,像是有把无形的刻刀在逆向雕刻。更诡异的是,碎屑在载玻片上微微发烫,接触到载物台的瞬间,金属表面竟凝结出一层白霜。
“沈教授的实验有新进展吗?”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颤,视线却离不开那些倒长的年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