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楚王就敢拒绝皇帝的一切不合理要求。
别说强制加班,皇帝让楚王出门走走都说不定都要收到一封檄文。
楚王急眼了还敢当面指着他皇帝老子的鼻子骂呢!
可那是楚王,一个完全不知名声为何物的混不吝。
他房某人,要脸......
皇帝走了,把两仪殿的大桌子让给房玄龄熬夜加班。
房玄龄眼都没闭,加班到天亮,才勉强看完了那一堆东西。
他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不管皇帝怎么想,反正不能让楚王离开岳州的一亩三分地!
楚王的杀伤力太大,给皇帝的诱惑更大。
之前看楚王的奏疏,只觉得楚王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十分大胆,但很有一套自己的严密运转逻辑。
顺着往下推,按照楚王的计划执行,一切顺利的话,不出二十年,岳州很有可能成为可以取代扬州的富庶之地。
但结合许敬宗等人反馈回来的情况,让他看到了楚王制定的计划之下潜藏的东西:
集权,极度的集权!
即便是不考虑其他,只是两家商行和县学的推广,就让皇帝掌握了岳州的经济和教育命脉。
时间一长,等岳州的商业、农业、手工业和航运,乃至海贸发展起来,皇帝就有了一句话决定岳州生死的能力。
在县学教学过程中动些手脚,等新县学的学子进入岳州的各行各业和官场,他们便是皇帝最忠实的拥趸,假以时日,皇帝的话在岳州就会变得比律法更有效力。
其他人和势力将再也无法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皇权放出权力的牢笼,这是多么可怕的局面?
这些情况如果只发生在岳州没什么,顶多算是皇帝多了一块自留地而己。
可皇帝要是尝到其中的好处,要把整个大唐变成岳州呢?
当今皇帝虽然英明神武,可是谁敢保证他能抵得住这种诱惑呢?
房玄龄根本不敢再往下想了。
李世民来时特意让人给他准备早饭,但他一点胃口都没有。
“玄龄,看完这些,你有何感想?”
房玄龄闻言,硬着头皮道,“回圣人,臣以为大都督府就不要了,岳州设置一个中都督府,足够楚王殿下施展手脚。”
“此外,臣建议,圣人应该多与太子殿下亲近,臣听闻皇长孙该开蒙了。”
李世民一头雾水。
什么乱七八糟的。
李象才西岁,读的哪门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