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活率和发芽率提高了不少。
通过茎尖脱毒法,培养了一批新的土豆脱毒株,只是成果如何,还要看收获后与大田的对比效果。
李宽对林双元的工作非常满意,主要是他知道农业上的事情急不得。
相比之下,他对何不求掌管的化学和炼铁工坊就有些不满了。
“一年多了,怎么还没有搞定耐火砖的生产制造?”
李宽知道,至少在前隋时,关中地区就有了相当成熟的高炉技术。
但是这种高炉主要用来提炼熟铁,产量低不说,使用的还是木炭做燃料,生产成本高得一批。
李宽需要大批量的优质钢铁,靠着老旧的钢铁生产方式,完全无法满足他的产业发展的需求。
于是他把主意打到了高炉和焦炭炼钢身上。
想要建造高炉,用焦炭炼钢,他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高炉内衬材料,现有的内衬材料耐温性、抗热震性、抗渣性都没办法满足要求。
去年初,李宽就把耐火砖的材料配方交给何不求了,让他带人试制,但屡屡失败。
上个月他来别院的时候,何不求说很快就能制作出第一批合格的耐火砖,可今天他到炼铁坊一看,耐火砖还在窑里烧着呢!
堆料场上,烧废的耐火砖都快堆成小山了。
何不求见殿下生气,哭丧着脸道,“殿下,不是小人不努力,实在是人手不够啊!”
“咱没烧过耐火砖,只能从头到尾,把您给的几十种配方挨个试一遍,还要装到高炉里试用,才知道成不成功,耗时耗力,您就算把小人分成八瓣也忙不过来啊!”
又是缺人!
李宽很是头疼。
他对李洵道,“老李,让你挖的人呢?”
李洵挠挠头,“殿下,岳州能找到的铁匠、窑匠可都在别院了,您让臣从关中、洛阳聘请匠人,很多人心动了,可他们大多是各个豪族和官府的人,这些个匠户花钱可买不来,臣只能给各地的皇族去信求人,可愿意放人的没几个。”
“臣是真的没有办法,您要是想快速招募大批番匠,恐怕只有从圣人那里想办法了,军器监和将作监有大批的工匠呢!”
李宽闻言,更不高兴了。
我不知道朝廷有大批工匠吗?
问题是朝廷在打吐谷浑,我那便宜老爹能给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