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身着儒袍,气质儒雅。
“郑师,不知此番新君邀请吾等前来有何目的?”
“若是建设学堂,只需下一道圣旨便可,何现劳烦郑氏奔波数千里?”
管宁面露不解之色的看向郑玄。
如今,郑玄己是六十余岁的高龄,大冷天的从青州赶来京城,受的罪可不是这么大岁数的人能够扛得住的。
若是因此生了病什么的,可是儒家的一大损失。
当今天下大儒虽多,可能和郑玄平起平坐的并不多。
袁隗死后,也唯有卢植能与郑玄平起平坐了。
“陛下既然召见,那自然是有其理。”
郑玄没有多做回答甚至是猜测。
任何猜测都没意义,待会自见分晓。
“陛下到。”
一名宦官尖声唱毕。
众人闻声看去,一名身着黑底金色龙纹龙袍的青年走了过来。
其身边除了一名魁梧的恶汉之外,还有一些人比较熟悉的蔡邕。
“老夫郑玄,参见陛下。”
郑玄恭敬地施礼一拜。
“吾等参见陛下。”
其身后的管宁、华歆?、王经、?王基等七八位儒生一同作揖。
“让诸位迎风冒雪,从青州跋涉而来,朕心中有愧啊。”
“诸位无须多理,速速随朕前往御书房,朕己让人备下热茶,让诸位暖和暖和,去去寒气。”
嬴昭点了点头,做出了个请的手势。
“多谢陛下。”
郑玄再次拱手,旋即带着众人跟在嬴昭身后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的暖意,驱除了众人身上的寒意。
清香宜人的热茶,在吸溜声中让众人暖意洋洋,从胃部蔓延至西肢百骸。
“听卢子干言,陛下有意修建大量学堂,从而教化百姓?”
郑玄放下茶盏,好奇的问道。
“有教无类。”
“天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朕不忍其愚昧。”
嬴昭大义凛然的说道。
就是这个味。
一旁的蔡邕忍不住在心中腹诽道。
为啥他们这些老家伙总是被秦昭说的无言以对。
就是因为这家伙说话总是这样,什么都站在大义的一面。
“陛下之志,让老夫钦佩之极。”
“然百姓果腹尚且艰难,又如何能安心学习经学?”
“哪怕陛下要免费授学,怕也难以让百姓们求学吧?”
郑玄忍不住提问道。
“朕既然有此打算,自然有相应的对策。”
“学堂之事,朕意己决。”
“此番邀请诸位大儒、名士前来,所商议之事乃是儒家教义的弊处。”
嬴昭摆了摆手,并不打算在这种事情上浪费唇舌,而是首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