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 > 第二十五章 资源整合与战略扩张:新时代的发展蓝图

第二十五章 资源整合与战略扩张:新时代的发展蓝图

积分

随着基础工业研究所与军事工业研究所的逐步成型,德国在科技研发领域构建起坚实的战略高地。这两个研究所如同国家发展的智慧引擎,将知识与创新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生产力与战斗力,为德国在战后的复兴与崛起提供了核心驱动力,也让德国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拥有了更具分量的科技筹码。

第二十五章 资源整合与战略扩张:新时代的发展蓝图

第八节 铁军重塑:多维力量融合的军事整编风暴

1945年12月4日清晨,德国总积分结余1140.32万点,领土面积稳定在35.7万平方公里。汉斯站在柏林坦佩尔霍夫机场的临时阅兵台上,望着下方整齐排列的部队方阵,眼神中透着冷峻与期待。寒风掠过士兵们新换发的灰绿色军装,猎猎作响的铁十字军旗在阴霾中翻飞——一场前所未有的军事整编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一、编制重构:打造立体化作战体系

军事重建局局长古德里安在统帅部会议上展开巨型军事地图,红蓝标记的部队番号密密麻麻。"我们要以系统兵为骨干,构建'三层金字塔'结构。"他用指挥棒指向地图中心,"第一层为10个精锐装甲集群,第二层是20个机械化步兵军,第三层则是涵盖防空、后勤、特种作战的支援体系。"这份整编方案经过27次沙盘推演,精准计算了人员、装备与积分的配比。

在莱比锡的大型军事营地,归国战俘与新兵们正接受严格的体能筛查。医疗团队手持积分兑换的便携式X光机和心电图仪,对每一名士兵进行全面体检。曾在西伯利亚矿场劳作的老兵们,尽管身形消瘦,但经过两周调养,仍有70%通过基础考核,被分配至二线部队进行恢复性训练。而新征召的18岁青年中,身体素质优异者首接编入装甲兵与空降兵序列。

二、骨干引领:系统兵的核心辐射效应

系统兵作为德国军事力量的"基因火种",被分散至各个作战单位担任关键岗位。在第5装甲师,系统兵出身的汉斯·施奈德被任命为坦克营营长。他将现代化作战理念融入训练:"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的钢铁堡垒,而是要像狼群一样协同作战!"每天清晨,他带领士兵们在模拟战场上进行战术演练,利用积分兑换的无线电设备实现即时通讯,让坦克集群的响应速度提升至战前的2倍。

在柏林的军官学校,系统兵组成的教官团队正在革新教学体系。他们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引入沙盘推演与实弹模拟结合的模式。学员们手持积分兑换的塑料模型坦克,在电子沙盘上反复推演库尔斯克战役的改良版本,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原作战计划中的致命缺陷。这种实战导向的训练方式,让军官培养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9个月。

三、装备适配:积分驱动的武器重组

随着工业产能的恢复,整编部队迎来了装备升级潮。鲁尔区的克虏伯工厂日夜赶工,生产线上新型西号坦克G型缓缓驶出。这种改进型坦克换装了75毫米长身管火炮,搭配积分兑换的光学瞄准镜,有效射程从800米提升至1200米。每辆坦克出厂时,都配有由系统兵编写的《战场生存手册》,详细标注了在不同地形下的作战要点。

在防空部队,积分兑换的88毫米高射炮升级版己列装完毕。新型号加装了电动液压驱动装置,使火炮转向速度提升50%。更关键的是,德国利用积分从瑞士购入的早期预警雷达技术,正在边境地区构建防空预警网络。当第一台Freya - II型雷达在北海沿岸开机时,其150公里的探测半径,让德国空域警戒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西、后勤革新:精密计算的战争保障

后勤整编同样遵循系统兵的高效理念。在慕尼黑的军需仓库,新建立的"积分物资管理系统"令人瞩目。仓库内,电动传送带纵横交错,积分兑换的条形码扫描仪快速识别每一件物资。当某支部队申请补给时,系统会自动计算最优配送路线,并根据战场态势调整优先级。例如,若某装甲师即将投入战斗,其燃油、弹药的运输优先级将提升至最高,确保48小时内完成补给。

医疗体系也进行了革命性重组。德国利用积分在占领区建立了三级医疗网络:前线急救站配备积分兑换的血浆冷冻设备和便携式手术器械;后方野战医院拥有X光机与简易输血装置;而柏林、汉堡等大城市的综合医院,则专注于疑难病症的治疗。这种体系使伤员死亡率较战争末期下降65%。

12月4日 - 12月6日这三天里:

- 每日基础积分获取:1积分/秒×24小时×3600秒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