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堵死了任何可能因"靡费"而产生的推诿。
奇珍阁,这个由李宽亲自掌舵的九阙通宝府旗下衙门,以玻璃、香皂、新式织物等"奇技淫巧"之物行销海内、攫取暴利的庞然大物,此刻终于显露出它支撑国策的恐怖财力。
"另,凡入学者,每日午时,学堂供一餐,肉糜、菜蔬、精米不得缺!"
这一条,彻底击中了无数贫寒父母心中最深的顾虑——
孩子读书,家里不仅少了半个劳力,还要多一张吃饭的嘴!
如今,朝廷连饭都管了!
"臣...遵旨!" 陈瑜深深躬身,额头渗出细汗。
他心中飞快盘算着奇珍阁那深不见底的利润池,第一次觉得,这"与民争利"的买卖,似乎也没那么面目可憎了。
诏书最后,李宽指向了那令天下读书人心驰神往的终极殿堂。
"新建学宫——"
"名曰:"稷下学宫",以此纪念昔日百家学术争鸣的圣地。"
"九年期满,通考而优者,可入...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门附近。】
李宽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诱惑力,"朕,亲任学宫祭酒!凡入学者,皆录名于"天子门生"金册!"
"天子门生!" 这西个字如同惊雷,在殿中所有文官心中炸响。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旦踏入稷下学宫,便首接打上了天子嫡系的烙印,前程似锦,恩宠无双!
无数道炽热的目光瞬间投向李宽,那些原本对"强制入学"、"男女同堂"还有微词的官员,此刻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必须让自家子侄,挤进这通天之梯!
"学宫暂分三科:政科,研习经世治国之道,乃未来之股肱栋梁;"
"工科,深究格物致知之理,为天工司储备大匠之才;"
"军科,融汇古今战策,习新式战法军器,乃...未来黄埔将星之摇篮!"
李宽的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地扫过武将班列中几位神色刚毅的年轻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