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让岭南王知道,我等对他的善意。"
与此同时,范阳卢氏的密室内,几位家主正在低声商议。
"你们看到岭南送来的新式纺车图纸了吗?"清河崔氏家主抚须道,"效率是咱们作坊的三倍。"
"听说他们在试验一种叫'雷肥'的东西..."太原王氏的代表压低声音,"撒在地里,稻穗能多结三成。"
这些掌握着大唐经济命脉的世家大族,此刻眼中都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他们不在乎谁坐龙椅,只在乎谁能带来更大的利益。
"派人去岭南。"卢氏家主最终拍板,"带上我的亲笔信,就说...卢氏愿为'岭南王'效犬马之劳。"
这样相似的场景在各州上演。
当李世民还在为赈灾粮发愁时,他倚重的世家们己经悄悄在岭南下注。
这场博弈的天平,正在不可逆转地倾斜。
——
夜深人静时,李世民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南方的星空。密探带回的岭南孩童传唱的歌谣在他耳边回响:
"雷神至,仓廪实,幼有所养老有依..."
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帝王,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而现在,属于大唐,属于他的民心正在一点点流失,像指间沙,怎么也抓不住。
岭南神都的观星台上,李宽也在望着北方的星空。系统光幕显示着最新的数据:
[当前人口:287万(月增12万)]
[粮食储备:可维持两年]
[军工产能:每月可武装3万新军]
薛万彻快步走来:"真神,太原王氏的使者到了,还带来了关中的布防图......"
李宽微微一笑。他知道,这场战争己经进入了新阶段。
当大唐的世家开始倒戈时,那个看似强大的帝国,其实己经从内部开始腐朽。
"好好招待使者。"他轻声道,"告诉他们,岭南的大门,永远向明智之士敞开。"
[世家投诚进度:27%]
[预计倒戈临界点:60%]
[情绪点+250000,来自战略转折]
在这个不眠之夜,南北两位统治者都清楚。决定胜负的,己经不再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而是谁能给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一个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