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去,帮助武飞把鸟拿回来。
这是目前武飞第一次炫技,先前几日还只是一个人练习,上马时还在担心马背颠簸,自己会掉下来。但随后是进步飞快,马奔跑时起伏动作自己能预判下来,双腿紧紧地夹着马背保持稳定。
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刻,随意攀爬十米高的大树不抖的情况。现在武飞年龄是十四岁。正处于学什么都快的年龄。同时这岁数也是贪功冒进的岁数。
…二十一世纪不是年轻人贪玩手机,中老年人也在贪玩…
武飞再一次拉着弓弦后,有一次是先弓腰然后挺胸,靠着腰部发力拉弓的方式张开弓弦,然后目光锁定目标,动作紧接着条件反射一样校准到视线角度,全程根据心跳节奏计时,在准确时候放箭。其五十步外有一头奔跑野猪应声倒下。
武飞作为一个“古人”,在接收到了体测仪这样先进的东西,摸索到一定技巧后,就开始沉迷。
十天,将上马拉弓的动作练到这个水平,不是因为武飞多么天才,而是体测仪是可以直接进行动作编程。
这个玩意有多么厉害呢?
人体自己演化的躯体内,神经传导速度并不是最快的,例如奥运会短跑中,反应速度被确定为“0.100秒”。超过这个时间,就是抢跑。而很多人在看乒乓球等运动时,眼睛会了,但是手不会。
因为眼睛看到了,直接传输到脑袋,脑袋再传输到手做出反应,眼睛与脑子近,算是接收全了信息。但是手脚和脑子远,需要不断训练协调。
但是如果在体外搭一条传输链条(外置神经链路),其电讯号传输效果是瞬时的,即眼睛看到后,手臂,步伐直接受到皮肤上“触觉传感器”的微电讯号刺激,快速挪移到最正确位置。
对于使用者来说,自己在做这套大脑主观上要完成的动作时,自己身体给自己反馈是非常强的,即挪移不正确就疼痛。
而训练者只要动作对一次,“体测仪”就会完全把所有传感器信息统合起来,作为成功案例,接下来使用者就是在安全状态下做相同动作,复现这套动作,强化体能记忆就可以了。而再次实战尝试时,如果出现偏差,在调试准确后,再次调出信息,对应做偏差量训练,这就叫做动作编程。
在二十二世纪后,运动员是要求全身除了衣服之外不得有任何无机物,但是在其他诸如国防,消防,以及越野等领域,所有人都在用这套体系。
后续大核战结束后,不再是拉一条条“碳钛复合材料”的人造外神经打造军用级动作控制体系,而是直接用wifi来进行全身传感器信息综合。这样是更加小型化,人人都能成为极限运动家。
至于武飞现在身上这套体系的基础,目前不是地球上电子元件,而是这个世界爻算后具备的灵煞气体。用这玩意搭建体系后,让武飞想到一个熟悉的词汇“奇经八脉”。
十天内成为骑射的好手后,武飞随即想要尝试别的动作。
于是乎呢,武飞瞅了瞅城寨。几天后,城寨上一座墙壁开始被加高,而武飞开始助跑后踩踏墙上凸起物,开始攀爬,这个呢?叫做先登!
傍晚,以一己之力“梯云纵”跳上营帐高台一览众帐小的武飞感慨:要啥“轻功秘籍”?现在我就是根骨通幽,万中无一的练武天才,自创神功的那种!——得意狂笑的武飞,抬头看了看天上的繁星,脑补此时是战场,自己先登后,周边将士高呼“星宿老仙法力无边”。不,应当是“将军真乃神人也”。
在大营中,诸多将士眼里,这天的武飞很不正常,如同猴子一样上蹿下跳。
不过,刚刚分了人头战功的汉子们很理解:大仓战役后,少将军一口气松下来,也该高兴高兴了。
…可以疯一阵,不能颠一世…
到了晚上,武飞的得意遭到了报应了。
晚上睡觉时武飞非常不安稳,腿把被子蹬开了好几回了。
第二天早晨时,宣冲看着蹬烂的床,开始诧异,但随后揣测其可能是昨天跑的太嗨了,随后再次打开了系统,查看有关“体测仪”的运用须知。
其说明上一排红字重点标注,由于你目前的神经体系还在发育中,最好不要过分链接体外神经,需要循序渐进。
旁白:即眼睛看到,腿就立刻受到刺激快速启动,存在副作用,那就是在睡眠对全身控制弱的时候,腿稍微受到刺激就会自行启动。——而正常情况下腿得到讯号,是大脑到脊椎再到腿的方式,虽然这在运动体系中有时候有点慢,但这套体系稳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