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父亲母亲一直问宋瑶在湖州过得如何,宋瑶自是回答一切都好。
随后母亲有些担忧地看着宋瑶,问她为何脸色不是很好,眼下青紫甚多。
听到母亲关心的话,宋瑶顿时就动容了,眼泪在眼眶打转,连续赶了数十日的路,身体吃不消,加上想念承煜更是茶饭不思,果然只有家人才是最亲近的。
在得知哥哥现下是府中大公子的贴身小厮后,宋瑶很是为哥哥高兴,毕竟以后大公子就是相府主君,前途不可限量,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闲聊间,宋瑶从哥哥口中得知,三小姐要去往庆州,嫁于魏侯世子为妻。虽是侯府,却已式微没落了,只剩一点儿祖上的功劳撑着,这次得知要娶相府三小姐,早早便遣了人送了好些东西前来,以示对三小姐的重视。
相府为了不让皇上猜忌,只能选择这样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家族进行结亲。毕竟大小姐和二小姐嫁的,一个是皇上,一个是武将,大公子更是皇子的伴读,要是再嫁一个权贵之家,皇上的猜忌只会更重,就不仅仅是贬位分和闭门思过了。
因着庆州魏侯和相府有旧,便遣三小姐嫁过去。
·
次日。
相府派了周嬷嬷来传话,让宋瑶回相府一趟,说夫人有事要交代。
在路上,宋瑶还在思索着夫人是不是还想让她筹措银两,如若是这样她不知还要如何推脱,毕竟这次凑这么多银子,贾家强撑着已经是强末之弓,要好一些时日估计才能缓过气来。
等到了相府,宋瑶惊于这次出面的不只有夫人还有相爷。
二人端坐在堂上,宋瑶对着两人行了礼,相爷示意宋瑶坐下。
“瑶儿此次你能为义父义母解决这个燃眉之急,真的是让我们甚是欣慰。”
相爷这话一出口,宋瑶便知道后面还有别的事,毕竟相爷向来在府中威压甚重,对外人向来甚是冷淡,可以说是不假辞色,只有看见自家儿女才会展露几分笑颜。
夫人也在一旁敲着边鼓,讲一些褒奖宋瑶的话语,让宋瑶更是诚惶诚恐,这怕是件不易的事。
这时有丫鬟奉上茶水,二人示意宋瑶喝茶,宋瑶抬起茶盏浅浅抿了一口就赶忙搁下。
不解的开口,“不知相爷和夫人有什么事要交代奴婢去做,只要奴婢做得到,奴婢万死不辞!”
说着便要跪下,被二人拦了下来。
最终还是夫人开了口。
“想必瑶儿你也知道现下相府艰难,我们给三丫头相看了一桩婚事。但现下皇上忌惮,我和相爷万万是不能出京城的,大公子也是忙于事务。既你回了京城,我们合计便想着让你给三小姐送嫁,送她去庆州成亲。届时你在那里帮衬她一段时日,到她可以在侯府站稳脚跟了,你便再回湖州。”
听到这个消息,宋瑶微微一愣,她没有想到相爷和夫人竟然想让她去给三小姐送嫁。
本来当时周嬷嬷从湖州回来时,估计相爷和夫人是打算让周嬷嬷去帮扶三小姐的,可是现下不知为何还要遣她也一同前去。
可是她的承煜还那么小,她来京城这一来一回,耽搁下来差不多便要一个月。要是留在京中给三小姐送嫁,再到庆州帮三小姐站稳脚跟,这不知道需要耽搁多少时日,快则半年,慢则遥遥无期。
届时她回到湖州,无论是在贾家内宅,还是她刚刚收拢的一点点铺子里的人心,怕是都要付诸东流。
更何况贾良翰一直想娶湖州商会会长的女儿,要是她不在,她这位置能不能保住还两说。
见宋瑶好似愣住一般好一会儿不说话,夫人威严的声音从上首传来,“瑶儿,可是有什么难处?”
“奴婢现在的所有都是相爷和夫人给的,奴婢愿送三小姐去往庆州,只是不知三小姐是什么时候出嫁?”
听到宋瑶答应下来,相爷和夫人脸色才有所好转。
夫人表示三小姐的婚事在两个月后,三小姐最近需在府中学习女红,还有管家事宜,这些也需要宋瑶从旁提点。
宋瑶知道自己没有回绝的余地,只得应承下来。
见完夫人和相爷,宋瑶就被带着去往三小姐的住处。
其实宋瑶原来在府中时和三小姐的交集并不多,她是夫人院中的二等丫鬟,平日都是在夫人的院子中打转,顶多就是陪夫人出个门,算下来和三小姐话都没说上过几回。
宋瑶心中困惑,从相府出嫁的义女不止她一人,比她有貌有才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为何偏偏选她?
“周嬷嬷,相爷和夫人可是此间有什么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