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辕犁比直辕犁省力。”
“诸位同僚之中,想必有通晓农事的,可知咱们大唐现在普遍使用的直辕犁,要几头牛才能拉得动?”
“此事朕知晓,最少两头才行。”
李世民开口回了一句,这是他的亲身经验。
“可曲辕犁只需要一头牛!!”
“甚至,在地势平坦、土质较为松软的地方,一个普通人就能拉动曲辕犁耕地!”
程知节此言一出,顿时在大殿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怎么可能?一个普通人怎么能拉得动耕犁耕地?”
“就只是把耕犁样子换了一下,就能剩下一头牛?”
“……”
群臣议论纷纷,为程知节所说的话感到震惊无比。
而李世民同样是心头一震,沉声问程知节道:
“此言当真?”
他倒不是担心程知节骗他,而是此事实在是至关重大,所以他得再确认一下。
要知道,对于全天下的普通农户而言,饲养耕牛是一笔巨大无比的开销。
多养一头耕牛,就会多出许多的开支。
因为这一点,对普通农户耕种造成了极大不方便。
而如果曲辕犁真只用一头牛或者一人就能拉动,无疑能让只有一头耕牛甚至没有耕牛的农户家庭,也能进行有效的耕种。
这太重要了!
面对李世民的追问,程知节沉声回道:
“臣绝不敢欺瞒陛下!”
从程知节口中得到肯定答案之后,李世民迫不及待地追问:
“快给朕说说,这曲辕犁还有何优点?”
程知节不敢耽误,赶紧把李逸告诉他的那些曲辕犁对比直辕犁的优点全说出来了。
“咱们大唐现在用的直辕犁很笨重,转弯掉头极其不便,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尤其是在南方水田地区,田块往往不大,形状也不规整,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曲辕犁就不一样了,很轻巧,掉头也很方便,农户只需稍稍用力,就能轻松使用。”
“无论是较大的稻田,还是田埂边、坡地上的小型田,都能使用曲辕犁轻松耕种。”
“并且,有了曲辕犁之后,那些以前因为地力贫瘠、地形复杂而难以开垦的土地,例如山坡地、新垦荒地等,都可以开垦使用了。”
“如此一来,咱们大唐可以用来种粮食的地,就会增加许多!”
听到这里,李世民以及朝堂众臣看着殿中的曲辕犁双目发亮。
要是程知节此时说的这些话没有假,那这个曲辕犁确实是宝物!
而曲辕犁的优点,还不只是如此。
程知节走到曲辕犁所在的位置,蹲下把手放在曲辕犁的一个部件上,向李世民介绍道:
“陛下请看,这叫犁评。”
“这是曲辕犁独有的部件,它可以调节犁铧入土深浅的装置。”
“有了犁评之后,农户在耕种的时候,可以根据土壤的软硬、耕作的需要(深耕或浅耕),随时调整犁铧的角度和深度,这样一来,耕种就可以更精细,同样的耕地,就能产出更多的粮食。”
介绍完曲辕犁的优点之后,程知节最后说出了李逸对曲辕犁作用的总结:
“陛下,因为曲辕犁的这些优点,据预估,如果使用曲辕犁,一户农户每年可多耕作约20亩土地,并且能让粮食亩产量接近翻一倍。”
听到程知节口中说出的这个结论,李世民当猛然起身,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此言当真?可实际验证过?”
不仅是李世民震惊失态,房玄龄、魏徵等人同样是震惊失神。
一户农户每年能多耕作20亩土地、粮食亩产量能接近翻一倍,这太厉害了!
如果曲辕犁真能做到如此,那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宝物!
难怪程知节会说,曲辕犁能够极大增强大唐的国力。
面对李世民的追问,程知节快速斟酌了一下,回道:
“陛下,曲辕犁还能够让农户在同样的时间内,耕作的土地面积更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能够提高粮食亩产量,这也是真的。”
“但究竟能多耕种多少土地,能提高多少粮食亩产量,臣不敢百分百确定,臣方才所说的那两个数据,是估算出来的。”
虽然李逸跟程知节说的时候,言之凿凿,说得坚定无比,但程知节觉得自己没有亲眼见过,还是稳一手,不要把话说死比较好。
万一曲辕犁最后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他现在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