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无法控制人性。”
“只要让吐蕃人能从酿造青稞酒之中赚到大钱,就一定会有人酿造青稞酒。”
“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过这么两句话:能赚一倍的钱,人们就敢践踏一切律法!能赚三倍的钱,人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杀头危险。”
“这两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秦叔你觉得呢?”
李逸缓缓地问李世民道。
他说的这两句话,原版是后世伟大著作《资本论》之中广为流传的名言:为100%的利润,资本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危险。
虽然红色大导师提出这样的理论,是用来批判资本的,但同样的意思,也适用古代的贵族。!微?趣_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在李逸的构想中,这一计划在吐蕃的最强力执行者,是吐蕃的贵族、地主。
这些人的手中,拥有着最多的耕地,自然就拥有着最多的青稞。
如果酿造青稞酒成了赚大钱的生意,那么在吐蕃各个群体中,谁能从中获利最多呢?
自然也是这些贪得无厌的人。
面对李逸的询问,李世民思索片刻,先是点头回了一句:
“是有一定道理。”
利益动人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确实有人会选择铤而走险。
但紧接着,李世民又开口道:
“不过,利益虽然能打动人,但是,如果吐蕃之主颁布最严厉的禁令了,比如敢酿造青稞酒就抄家灭门。”
“真到了生或死的时候,就算利益再大,只怕人还是会选择保命。”
李逸笑了笑,摇头道:
“秦叔,你说这话,就代表你不懂国家政治与权力的运作模式。”
这话一出,李世民快气笑了。
啥玩意?
他堂堂开创盛世的大唐之主,万国来朝的天可汗不懂国家政治与权力?
不是,谁给这浑小子的勇气这么瞧不起他的?
哦,差点忘了,他现在在李逸面前不是大唐天子,而是一个平头老百姓。
这样的话,李逸会这么轻视他,也就很合理……个屁啊!
虽然他隐藏了身份,但李逸这么多年难道就一点没有感受到他的王者之气?没有发现他的高瞻远瞩?
还有,就算这浑小子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李逸也才十五岁,怎么就能理所当然地拿出一副比自己这个三十多岁的人更有眼光见识的姿态?
李世民被李逸这一句话弄得非常不爽。
“等日后这浑小子知道我是大唐天子,我倒要看看,他会为此时说的话羞愧不?”
李世民越来越期盼十五年期满的日子了。
一旁的长孙皇后看着郁闷的李世民,掩嘴偷笑不止。
她能明白李世民这种吃哑巴亏的感受。
这时,她听见李世民没好气地对李逸说道:
“来,你给我具体说说!你说我不懂,我倒要你能不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出来?”
虽然心中不爽,但此时他这么说,主要还是想要考一考李逸,看看李逸能不能说出什么深刻的内容出来。
而李逸这时候已经是后世键盘论政侠附体,表达欲旺盛到了极点,压根不关心李世民具体是什么想法,反而顺着李世民的要求侃侃而谈:
“秦叔,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权力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
“或者更直白点说:不是一个人当了皇帝,底下的臣子就听他的,而是因为底下的臣子都听他的,这个人才能当这个皇帝。”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来看具体分析吐蕃赞普,哦,也就是吐蕃的皇帝,究竟能不能阻止青稞酒计划在吐蕃推行这一问题。”
“吐蕃这一任的赞普松赞干布,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
“在他之前,吐蕃虽然有三十几个赞普,但吐蕃其实只能算是一个部落联盟,赞普可以看做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而不是一位国家的君主。”
“直到松赞干布在成为赞普之后一统吐蕃,才算正式建立了由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
“但作为一个新建立的王国,不可能很快就完成中央集权,吐蕃各个地方贵族势力依然拥有强大力量。”
“再反过来看青稞酒计划如果在吐蕃推行,谁能快速赚到大钱呢?”
“自然是这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
“所以,如果当这些贵族已经开始大把大把用青稞酒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