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群臣安静下来。
“程卿家,你从哪里获知的这一信息?可信吗?”
“回禀陛下,臣也是听人说的,那个人眼光见识非凡,说的话,应当是可信的。”
程知节回道。
顿了一下,程知节接着说道:
“陛下,其实吐蕃的真正威胁,不在于已经拥有的二十万骑兵,而在于其远胜突厥的潜力!”
“一旦让其真正发展壮大起来,对于大唐的威胁程度,远大于突厥!”
为了引起其他人对吐蕃的重视,程知节直接甩出了李逸昨日的结论。
然而。
他这话一出,引来的又是满堂质疑。
“不可能!吐蕃怎么可能比突厥还更有威胁?宿国公,你不要危言耸听了!”
“突厥当年可是号称控弦百万,岂是吐蕃能比的?”
“宿国公,你此言太过夸大了,吐蕃就算不是小国,也无法与突厥相比。^x-i,n?d\x~s+.¨c_o\m′”
“吐蕃距离曾经的突厥,还差得远,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宿国公,你这么说,也太看得起吐蕃了。”
“……”
听着这些质疑声,程知节不但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是蔑视着这些开口质疑他的人,脸上一副竖子不足与谋的表情。
李世民见状,不禁啧啧称奇,程知节的这个反应,真有点让他意外。
程知节是他的老部下,在大唐尚未一统天下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他征战四方了。
故而,对于程知节,他很了解。
程知节是一员猛将,在领军作战方面,本领不小。
但是,要说程知节对天下大势有什么深入独特的见解,那是没有的。
这是谋臣干的事,不是程知节这种猛将会思考的问题。
在过去的日子中,程知节也几乎不在这种事上发表看法。
但今天,程知节却突然站出来大谈天下大局大势,这样的程知节,让李世民觉得很陌生。
略一沉吟,李世民让群臣安静下来,然后开口问程知节道:
“程卿家,你说吐蕃的潜力,以及对大唐的威胁远胜突厥,可有理由?”
“如果有的话,不妨说出来听听。”
听到李世民的问题,程知节精神一振,脸上神采飞扬。
如果李逸在场,一定会说,程知节此时的表现,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让开,我要开始装逼了!
“回禀陛下,理由自然是有的。”
程知节停顿了一下,郑重无比地解释道:
“吐蕃之所以比突厥更有威胁,是因为突厥是纯粹的游牧文明国家,而吐蕃是一个披着游牧文明外衣的农耕文明国家,其兼具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优势。”
紧接着,不等李世民等人具体询问,程知节便把李逸昨日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析,转述了出来。
李世民等人听完之后,全都惊呆了,用一种见鬼一样的眼光看着程知节。
不是,这是程知节能说出来的话?
什么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这是程知节能够有的学识?
程知节什么时候这样的眼光见识了?
要不是程知节的样子没有任何改变,他们都要怀疑站在他们面前的人不是程知节了。
程知节看着被他一番震惊的李世民等人,心中暗爽不已。
他老程今天也体会了一把在朝堂上指点江山,技惊四座的感觉。
别说,这感觉真不赖。
程知节在心中美滋滋地想道。
与此同时,李世民等人从最终的震惊回过神来,开始认真思索程知节的这一番话。
“程知节的这些说法,还真是新奇。”
李世民是真没想到,关于中原政权与异族政权的战争,居然能上升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这两种不同文明的对抗的高度。
实话实说,这个角度,既刁钻,又深刻。
程知节能站在这个高度看待分析问题,已经给了李世民巨大的震撼。
更何况,程知节的这一番分析,条理分明,有理有据,让李世民为之信服。
作为华夏古代顶级帝王,李世民的眼光见识,远胜常人。
在他看来,程知节此刻对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优劣势的对比分析,非常有道理!绝对不是张口胡说!
不仅是李世民这个皇帝这么想,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朝中众臣,也觉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