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商周时期开始,华夏古人就开始吃猪肉了。
在魏晋南北朝,吃猪肉特别普遍,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就喜欢吃蒸豚。
成书于北魏的《齐民要术》,专门记载了蒸豚的一些做法。
从做法的复杂程度上看,肯定不是平民百姓能吃得上的,只有贵族才会费那么大功夫去吃蒸猪肉。
南北朝时期,距离初唐不算特别远,所以初唐贵族不太可能不吃猪肉。
在《全唐诗》之中,还有“蒸豚揾蒜酱”的诗句,史书中记录的唐代烧尾宴,也有蒸豚肩的记录。
总之,包括贵族在内的唐朝人,是吃猪肉的。
李逸忙着看AI的回答,而长孙皇后则是忙着吃菜。
好吃!
真好吃!
长孙皇后挥舞着筷子,不停将菜送入口中。
第一次吃炒菜,她完全停不下来。
最后直到自己完全吃不下,长孙皇后才停了下来。
“逸儿,你做的菜太好吃了!我好久没吃这么撑了。”
长孙皇后揉着自己的肚子,开口称赞道。
但紧接着,长孙皇后心中涌现出一股忧伤。
她看着好李逸,很是心痛。
熟能生巧,李逸能把菜做这么好,肯定是因为平时经常做菜,才有这手艺。
一想到自己在宫中锦衣玉食,而李逸在民间吃苦受罪,长孙皇后就愈发觉得愧疚,觉得对不起李逸。
“逸儿,这些菜,是有人教你做的吗?”
掩下心中的的愧疚之情,长孙皇后轻声问道。
李逸随口回道:
“没人教我,这铁锅炒菜之法,是我自己一个人琢磨出来的。”
“我父母早亡,总得自己把自己照顾好才行,所以闲来无事就喜欢琢磨点吃的。”
李逸又笑着补充了一句。
看着李逸的笑容,长孙皇后的眼眶有些发红,这孩子十几年过得太难了。
她甚至都有些埋怨李世民了。
就算是必须要穷养,也不能让李逸过得这么苦吧。
“逸儿,你放心,以后姨娘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你想把宿国公、魏相、卫国公他们的女儿全部娶回家,姨娘会想办法满足你这个愿望的!”
长孙皇后认真无比地对李逸承诺道。
“啊这……真不用,我就是开玩笑的,孙姨娘别当真啊!娶妻一事,真不急!”
李逸赶紧开口道。
穿越前被自己父母催婚,穿越后还要被这位孙姨娘催婚,这也太魔幻了。
关键他现在的身体,也才十五啊!
“怎么能不急?你都这么大了,必须也考虑了!”
“这事你别管了,交给我就是。”
长孙皇后拿定主意,回头想办法让李逸见见这几家的女儿。
哦,程知节家的不用,李逸已经见过了。
两人又交谈一阵之后,长孙皇后离去了。
临走的时候,她没忘记帮李世民要几串冰糖葫芦。
回到皇宫之后。
长孙皇后来到了御书房。
此时,李世民还在审阅奏折。
“二哥,尝尝逸儿做的冰糖葫芦。”
长孙皇后把冰糖葫芦递给了李世民。
如同长孙皇后一样,李世民在品尝了冰糖葫芦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这小子,还真是给人惊喜不断啊!”
李世民吃完冰糖葫芦,感慨了一句。
闻言,长孙皇后附和道:
“事啊,逸儿的本事确实多得很!”
“今天,他还给我做了一顿饭,他做的菜特别好吃!”
“我就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菜,就算是宫中御厨做的菜,也无法与逸儿做的相提并论!”
“这小子会做菜?”
李世民愣了一下。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回道:
“会,逸儿的厨艺很高明,他今天给我做了铁锅炒菜,是他自己发明的做法,味道好极了!”
“看来,他还是更喜欢你这个当阿娘的啊,我照顾了他十几年,也没见他给我做一顿饭,啧啧。”
李世民酸溜溜地回道。
他已经拿定主意,回头等他有时间去看李逸的时候,非得让李逸给他做好几顿饭才行。
听长孙皇后把李逸做的菜夸得天花乱坠,他馋了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李逸得多做几顿,他心里才平衡。
看着满脸不爽的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