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儿,你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长孙皇后开口问李逸道。*l_a~n!l^a?n,g?u*o`j′i^.?c~o-m+
李逸最初想取个诸如《赠孙姨娘》之类的名字,以便加深下与孙姨娘的感情,但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这么干太过分了,也没必要如此。
于是,李逸老老实实用了原名:
“这首诗叫《清平调》。”
《清平调》是日后在大唐兴起的词牌名,定格就是李白写的《清平调词三首》,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在这三首之中,最有名的,就是此刻李逸抄的这首。
当然,李逸是因为不知道眼前这位孙姨娘的真实身份,才用了原名。
如果他知道这位美妇人是当朝长孙皇后,并且是前身亲生母亲,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取一个诸如《赠母后》之类的名字。
“逸儿,你能把这首《清平调》写下来送给姨娘吗?”
长孙皇后眨巴着眼睛,向李逸提了一个要求。
李逸送给她的珍珠糖,总有吃完的时候,但如果是李逸亲笔写下的诗,就能长期保存了。
她不方便出宫看望李逸的时候,也可以睹物思儿。
“当然可以!”
李逸满口答应下来。
他穿越前也算出身书香世家,从小学习毛笔字,由此喜欢上了写毛笔字。
在成长过程中,从未停止过练习。
就算是后来创办一家文化公司之后,也依然在坚持。
此时听长孙皇后提了这么一个要求,李逸心中也来了兴趣。
等李逸取来笔墨纸砚,将纸铺好,正打算动笔的时候,李世民忍不住开口说道:
“要不然,还是让我来写吧?”
他请人教过李逸书法,对于李逸的书法能力,也算了解。
李逸写的字怎么说呢,绝对不丑,但也说不上好,简言之就是很普通,很寻常。
如果是用来写别的内容,李世民也就忍了。
但此时李逸要写这一首足以传世的《清平调》,他真心有点忍不了。
他觉得,李逸的字,完全配不上这首诗。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位绝色美人,穿了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一样,让人看起来非常不舒服,以及非常可惜。
故而,李世民决定自己动手写。
“秦叔,你的书法难道很好?”
李逸讶然问道。
“那是自然。”
李世民傲然回道。
这不是自夸,而是一个事实,他确实写得一手好飞白书。
“行,那秦叔你来写吧。”
看见李世民满怀自信的样子,李逸便想把手中的毛笔递给李世民。
见状,长孙皇后不乐意了。
“我就要你写的。\k*s^w/x.s,w?.`c.o/m~”
长孙皇后开口阻止了李逸的动作。
听长孙皇后这么说,李世民也不开腔了。
非要让李逸写,那就让李逸先写吧。
如果写得不好看,大不了他再给长孙皇后写一遍。
李逸拿着毛笔,思索片刻,决定写飞白书。
这一书体,相传是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
在眼下的大唐,受到广泛喜爱。
所以李逸选择了这一书体。
凝神静气,李逸提笔在白纸上写下了这一首《清平调》。
看着李逸写完的作品,李世民大摇其头:
“你这飞白书写得不行!”
“笔锋软弱乏力,笔势连接也不够自然。”
说实话,李逸的飞白书,写得不算差,甚至可以说写得有一定水平。
毕竟是华夏古代书法的知名字体,李逸穿越前是下功夫练过的。
但问题是,遇上了李世民这个写飞白书的高手。
得到的评价,自然就高不了。
“胡说,我就觉得逸儿写得挺好的!”
长孙皇后白了李世民一眼。
她知道李世民的飞白书写得很好,对李逸这篇书法的评价也是事实,但她不喜欢听。
自己的儿子自己宠。
“逸儿,别听你秦叔胡说,姨娘很喜欢。”
长孙皇后温言对李逸说道。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觉得长孙皇后现在特别像别人口中说的“慈母多败儿”的慈母,不分青红皂白的维护李逸。
“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