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 > 第10章 袁天罡麻了:这个问题真要命!

第10章 袁天罡麻了:这个问题真要命!

不论是后世现代社会,还是此刻的古代社会,要过好日子,就得有钱!

除此以外,“工商杂类,无预仕伍”这个问题,说实话李逸也不是特别在意。

做生意又不意味着一定要自己入商籍,只需要找个掌柜在前台主事就行了。

就拿东市的很多商铺来说,背后的主人都是王公贵族,门阀世家。

并且,科举,他就压根不打算参加。当兵从军,他同样没想过。

或者说,李逸没有进入朝堂为官的想法。

他是穿越者,拥有超越这个时代几千年的学识不假,但论权术,玩官场权谋、进行权力斗争,他还真没信心一定能比朝堂上的重臣们强。

朝堂权力斗争,可不是知识文化程度高,就一定能玩转的。

心中各种念头纷飞,但表面上,李逸并没有直接反驳李世民的话,而是解释道:

“秦叔,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的,我不会入商籍,影响不了前途。”

“而且你也别看不起商人,有句话叫无商不活,没有商人与商业,社会经济就会失去活力。”

“要我说,商人以及商人后代不许参加科举与从军这规定,就不合理,这不是赤裸裸地搞歧视吗。”

李逸吐槽道。

闻言,李世民眉头一皱,觉得有必要纠正李逸的错误认知。

“你不懂,商人重利轻义,唯利是图、贪得无厌……”

李逸打断了李世民的话,开口道:

“秦叔你说得对,商人的确贪婪,充满了对金钱的欲望,但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朝廷应该是去控制好商人的贪婪,而不是全盘否定打压。”

“一派胡言!你这小子休要胡说八道!”

李世民不接受李逸的观点。

李逸的这种说法,在他看来,太过离经叛道了。

一旁的袁天罡听到李逸这一番话,也是震惊无比。

“这二皇子,还真是与众不同!”

“这些话要是让天下的商人们听了,必定会对二皇子感恩戴德。”

袁天罡在心中感慨道。

他不是儒家的人,而是道家的道士,所以不存在对李逸这番说法的天然排斥。

对李世民的反应,李逸早有预料。

毕竟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就慢慢成为了朝廷官方思想。

虽然在如今的大唐,儒家思想的统治力不像后世程朱理学出来之后那么夸张,但同样影响不小。

比如李世民上台后尊孔子为先圣,这也是孔子这位儒家祖师爷第一次被官方称圣。

所以,儒学在此时的大唐,可以称得上是主流思想。

而李逸深知,他此时宣扬的“重商重利”思想,与儒家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秦天策这样的古人接受不了,很正常。

没有再与李世民纠缠这个话题,李逸转而问起了另一件事。

“秦叔,你应该知道卢国公程知节所在的程家吧?”

“当然知道,程知节可是本朝的大功臣。”

李世民开口回道。

程知节从武德二年那时起,就跟在他身边了,说得上是他的老部下了。

并且,今天上早朝的时候,他才刚见过程知节。

“不对,程知节的爵位是宿国公,你怎么说他是卢国公?”

李世民疑惑地问李逸道。

闻言,李逸快速用脑中AI查了一下。

原来等到两年之后,程知节才会被李世民改封为卢国公,他现在的爵位还是当初李渊封的宿国公。

“这样啊,那肯定是我记错了,毕竟我对朝廷的人不太熟。”

李逸打了个哈哈把这事糊弄过去,然后接着问李世民道:

“秦叔,那程知节这个人品性如何?程家的家风怎么样?”

虽然李逸从史书中对程知节这个人有所了解,但他也知道,史书中对人物的评价,不一定就是客观正确的。

因此,他想听听秦天策这个大唐贞观土著是怎么评价程知节的。

“程知节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勇猛无畏,忠义守信。”

“程家是将门世家,家风很正,没有出现过什么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程知节的几个儿子,品性都还可以。”

李世民做出了一个客观的评价。

听完之后,李逸点了点头,道:

“听秦叔这么说,我心里就有底了,可以放心与程家合伙做珍珠糖的生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