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兵部的元老,侍郎吴道德就主动站了出来。
他是北方考生科举入仕,恩师也来自北方。
大概率是魏家的人脉之一。
因此在他开口后,不少人都嗤之以鼻。
但也有一些同为北方考生入仕的官员站出来说话。
清一色的是反对。
正当局面有些混乱时。
一道声音忽然传来。
“九弟劳苦功高,西北王那么多功劳,如今被他平反,难道不算是一种重大军功吗?”
“试问这些年来,有谁能帮西北王平反的?”
说话的人,秦阳都没有想到,竟然是太子。
只见此时太子已经站出来,甚至还对着秦阳眨了眨眼。
他毫无意外的选择了帮助秦阳。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这是他早早就看清的局势。
秦阳弱,但晋王很强。
用秦阳来制衡晋王,削弱了对方,让秦阳得了些好处也无妨。
因此熟读帝王之术的太子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站了出来。
看到说话的是太子。
原本还有一批慷慨激昂,壮烈陈词的官员们顿时泄了气。
有几个甚至在辅相陈敬德的授意下,转身回了队列之中。
“多谢父皇。”
秦阳走上前,淡淡开口。
武德殿只是开始。
果然,乾帝缓缓开口道:
“老九,你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做的不错,继续留任,多做些对朝廷有益的事。”
乾帝这番话说的意味深长。
接手大理寺少卿一职后,秦阳的所作所为,差点掀翻了乾帝的摊子。
这句话是提醒。
不过落在群臣耳朵里,却顿时风声鹤唳。
这么久了,秦阳也办完了西北王的案子。
乾帝却要让他继续留在大理寺。
这是要干什么?
还要让他闹翻天吗?
最先站出来的并不是脸色异常难看的白庆云。
而是刑部尚书申屠闻。
“陛下,臣有异议!”
“殿下行事作风,和大理寺太过大相径庭!臣斗胆认为,九殿下不应继续留任大理寺少卿!”
“什么行事作风?”
乾帝微微皱眉,似乎对申屠闻略有不满。
申屠闻继续道:
“殿下行事不理大局,断案不顾影响,虽效率出奇,却也造成了诸多隐患。”
“有道理,那就让他去你们刑部吧。”
乾帝微微点头,说出的话却让申屠闻愣在原地。
不过乾帝没有继续询问申屠闻的意思,反倒是看向白庆云。
“白庆云,你说呢?”
白庆云嘴角煽动,最终鬼使神差,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来了一句。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