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第185章 统治艺术与五月花精神

第185章 统治艺术与五月花精神

:10户(木雕师\/染匠\/帮派)

客家系:8户(石匠\/草药师\/侨眷)

外省系:11户(郎中\/印刷匠\/革命党)

避免单一方言群超过30%。

2.年龄-性别结构

[50岁以上][30-49岁][18-29岁]

男性:7户21户8户

女性:5户19户9户

核心决策层(30-49岁)占73%,老辈提供传统智慧,青年担当危险作业。

3.技能交叉验证

泥瓦匠妻必为染布工(防建筑组垄断涂料)

账房之子需学铁艺(防知识阶层脱产)

帮派成员家属入医疗组(用人质机制约束暴力)

看到这里,王月生已经不想看后面那些什么关于明考暗察、密报专奏、培养忠诚度、交投名状之类的细节了。他就一个感觉,真特么累。自己这种后世社会主义巨婴真的要是肉穿前世,没有后世物资和信息支持,跟任何一个社会的中层打交道,都会被对方吃得毛都不剩。

也不知道那些穿越前辈是怎么凭着能背几首后人的诗、能背一硝二碳三硫磺的火药配方,就可以大杀四方、纵横捭阖了。技术可能有代差,人性亘古不变。啥时候会玩心眼的、有社会背景的,都比有技术的人吃得开。没看咱家掌柜和学生,在给东家和老师设计管理架构的时候,都得特意把知识阶层、关系户啥的单列出来嘛。

更不要说那么复杂的地域对冲、职业对冲,甚至算计到了人家两口子分别做啥职业,某人的孩子未来得去学什么技能之类的了。仔细一想,会不会自家后世其实也是一样的玩法啊。但是,别的不说,这41户一下搔到王月生的痒处了。无他,号称比《独立宣言》更有资格成为美国开国精神体现的《五月花号公约》,就是由41名成年男性乘客于1620年11月11日,在前往阿美利加洲的《五月花》号船上共同签署的。咱们也借一下这股东风吧。

回味了一下,发现当年五月花号上的102名成员的处境跟现在的九龙城寨很像。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分离派“朝圣者”乘坐“五月花号”从英国出发,计划在弗吉尼亚殖民地定居。但因风暴偏离航线,最终于11月抵达今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属马萨诸塞湾公司辖区,但未被公司有效管辖。在登陆前,为避免因“无政府状态”陷入混乱,乘客们在船上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ayflowerpact)。

公约的核心目的是:在缺乏母国直接管辖的情况下,通过自愿约定建立合法、有序的自治社区。其核心诉求包括:

确立“多数统治”原则:“我们全体同意遵守并委托制定的一切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宪法”;

明确“保护个人权利”,隐含“生命、自由、财产”不可侵犯;

强化“集体责任”,“为了共同的福祉,我们必须联合成一个政治实体”。

公约全文仅200余字,核心内容包括:

签署主体:“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缔约,组成公民政治团体”,涵盖所有成年男性,包括“陌生人”;

治理原则:“为了更好地管理、维护和推进这一事业,我们将制定并颁布对殖民地全体公民都最合适、最便利的法律、法令、宪法及公职”;

权力来源:“所有法律、法令及公职均须基于并为了公共利益”,强调“公共福祉”高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

公约首次明确提出“权力来自被统治者同意”(sentofthegoverned),直接影响了1776年《独立宣言》中“政府的正当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的表述,成为美国民主的核心价值观。公约确立的“自愿契约-集体决策-法律至上”模式,被北美殖民地广泛效仿。公约将“契约”从商业领域扩展至社会治理,塑造了美国社会的“契约文化”。

将人类历史上首份自我管理、基层自治的纲领性文件拿出来跟陈刘方案一对比,虽然后者更加缜密、设计更为复杂,但二者的治理逻辑完全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王月生不禁长叹,果然人间不能建立天国,人也想象不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的样子。陈刘一个是在英国人殖民地吹沐西风已久,一个是在云南老营经历过自己的来自后世的理念的灌输。但一落到实操上,又不由自主地走进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统治技巧的“舒适区”,弄成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和分而治之那一套,且属于典型的有矛盾要利用,没有矛盾创造矛盾也要利用的管理思路,而且对于旧势力如帮会、宗亲会之类有天然的依附和妥协性。

那自己费心费力占个三不管的九龙城寨要干什么?真的想弄个走私基地?还不是想利用这个地方实践一下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