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静立如秃鹫。此时保镖队长的声音已经远远传来“起沙(土匪)踩盘子(侦察)了”。商队护卫立刻朝天鸣枪示警,枪声在峡谷炸出连绵回响。
王月生从怀中(实则从系统空间中)抽出早已上膛的沙俄纳干m1895转轮手枪(nagant m1895)。这是由比利时工程师列昂·纳干设计,1895年定型,1899年后由沙俄图拉兵工厂量产,成为俄军制式武器。它采用联动式弹巢与枪管的专利设计,子弹底火部分与弹巢密封以便提高射击精度和安全性。使用俄制步枪弹改制的7.62x38mmr子弹,弹巢容量7发,有效射程约50米。结构简单,耐寒耐冻,适合俄国严寒环境,因弹巢刻有7星标记被称为“七星子”。此枪后世在一战和二战中广泛使用,尤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表现优异。
同时还塞给李掌柜一把英国柯尔特新服务左轮手枪(colt new service revolver)。这个是由美国柯尔特公司设计,1898年开始生产,1899年布尔战争期间被加拿大军队大量采购。尽管后世历史上英国大规模列装该枪是在1904年以取代旧款恩菲尔德mk2,但1899年时已有部分英国军队或殖民地部队使用,所以此时掏出来也不觉突兀。这枪使用.455 eley英国定制版子弹,弹头重量约17克,初速约250米/秒。采用双动击发机制,枪管长度127毫米(5英寸),全枪重约1.36公斤,弹巢容量6发。其重型枪管和坚固底把适合恶劣战场环境,且对哑弹处理简单,扣动扳机即可跳过故障弹,后世历史上在一战中被英军广泛使用,证明了其耐用性和火力优势。
李掌柜接过手枪,先是大喜,然后很快平复下来,按住王月生的胳膊说“刘炮头(保镖队长)江湖老道,且看看他的判断”。不一会,刘炮头兜马跑了回来,对着李掌柜说“掌柜的,应该是甘肃那边来的“山上好”(匪号)的“黑胡子”(土匪)。据说他们有50骑,专劫大宗商队。手头有水连珠(俄制莫辛-纳甘步枪),习惯先射杀头驼阻塞道路,再包抄劫掠。据说上个月此伙刚劫杀一支运茶商队,官军称“追剿未果”。我刚才看了看,前面应该没有坎子(埋伏),山上游骑应该是对咱们这边放的警戒哨。他们应该有探子在西山口就看出了咱们包裹瘪蹄印浅,是头瘦羊(没有油水),目标应该是后面那几家商队。您老看咱们是搭把手呢还是直接走?”
李掌柜探寻地望着王月生,王月生道“客随主便,但凭李掌柜做主”。李掌柜沉吟了一下,说“后面的队伍至少有近百人,真正要死拼未必没有一搏之力。而且这些胡子要是讲江湖规矩的话,收了孝敬应该不会杀人。咱们速速前行,出了峡口报官,请官兵入山剿匪”。保镖队长和围上来的几个小头目心领神会地下去催促商队加快速度通过此段。
1900年3月28日酉时(下午5-7点),商队终于挪出星星峡东口。夕阳如凝血般悬在戈壁尽头,将人影拉长成鬼魅。出口处为喇叭形谷地,两侧山丘逼仄,商队如入瓮中,进退维谷。岩坡后忽冒出数十黑影,手持胡杨木棍、石块,衣衫褴褛如裹尸布随风鼓荡。一名独眼老汉立于高岩,挥舞绑着红布的断矛,嘶吼:“留下吃食!苍天不活人,人自活!”
青壮男子面颊凹陷如骷髅,肋骨根根凸现,持木棍的手腕细如孩童。妇人背缚婴儿无声无息,疑已死亡。孩童攥着尖石,眼泛绿光如饿狼。瘸腿老者拖行麻袋,袋中疑似人骨。咳血少年裹着马皮,脓疮渗出黄水。
前排十余人疯扑骆驼,木棍猛戳驼眼,试图逼其跪地卸货。侧翼妇女掷石块干扰护卫,专攻马匹腿关节。后队孩童钻入驼腹下,刀割货箱绳索,抢到商队用来沿途向村民换取食宿的茶砖即塞入口中狂啃。
王月生依然被这人间惨剧惊得说不出话来,但闻李掌柜高呼“撒炒面!”,驼夫将荞麦炒面扬向空中,流民瞬间如蝗群扑地争抢,甚至抓食混入马粪的残渣。随后,在李掌柜的示意下,李大伙计抛出两匹粗布,喊话:“拿布换粮去肃州!”独眼老汉却冷笑:“布能吃吗?”一矛刺穿布匹。
刘炮头举起俄制别丹式步枪对空连开三枪,流民短暂退却,但见无实弹射击,再度涌上。护卫被迫射杀冲在最前的流民,中弹者胸口炸开血花,却仍爬行三米,咬住骆驼缰绳断气。李掌柜举起已然拿在左手中的小三角旗挥了两下。后面那个被儿童抢了茶砖的驼夫以火把灼烧头驼臀部,受惊骆驼发狂冲撞,踩断多名流民腿骨,惨嚎声震峡谷。一名流民少女(约12岁)突抱住驼夫小腿哭求:“给我娘一口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