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自然是最重要的,但发展人脉也是目的之一。
堂堂林家的嫡子,日后或许也能和其父一样高中进士的麒麟子,与他交好甚至能和考中秀才一样重要。
如此重要的同窗,他们却没能交好,不少人后悔的恨不得抽自己几嘴巴子。
“先生,林大人回来了,德筠回家读书是应有之事,但远之为何也不来了?”
“林大人特意相邀,让他陪德筠一起在林家进学。”
所有学子齐齐失声,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向白林夕坐的位置,不少人己面目狰狞。
本来错失与林贤竹的交好,己经让他们懊悔万分,现在听到白林夕竟能去林家得林大人的亲自教诲,这真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啊!
白林夕不知道同窗们己经对他妒忌的面目狰狞了,即使知道,也只会不屑一笑。
他是先与林贤竹成为好友,才知道了林贤竹的身份,其他人就算知道了林贤竹的身份又能如何?
真以为巴结讨好一番,也能成为林贤竹的好友了?
呸!
说不定林贤竹还会觉得对方打扰了自己的读书,对此人产生厌恶了呢。
白林夕来过林家许多次了,对林家的书房一点儿也不陌生,他大大方方对着坐在书房主座的林奥拱手道:“张远之,拜见林大人。”
林奥微笑的看着白林夕,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若是其他人肯定顺杆子开口叫伯父,把关系拉近了。
“我听阿竹说,你二人乃知己好友,对我不必这么生分,不用叫大人叫伯父即可。”
听林奥愿意拉近身份,白林夕立刻道:“小侄见过林伯父。”
“哈哈,这就对了嘛。”
“远之,府试在即,我们就不闲聊了,我先考教考教你的学问。”
“请伯父考教。”
林奥心中早有题目,张口问道:“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白林夕思索起来,这是道题要求阐发圣贤的进退之道,兼论士人的出处大节,很快他就想到了破题点,斟酌片刻道:“《易》曰"君子藏器于身",此圣贤所以显微无间也……”
“《集注》谓"用舍属乎时,行藏存乎我",抉发此章精义……观"藏"之为义,《坤》之六二"首方大"也。昔……至若"行"之大道,《乾》之九三"终日乾乾"也。”
“程子云"随时取中",正谓此也。伯夷之清非过峻,柳下惠之和非过宽……故曰士君子立身,当如龙泉在匣,光射牛斗而不轻试;亦如黄钟在悬,声应霜气而不妄鸣。此夫子"惟我与尔"之叹,岂独赞颜渊哉?实为万世立进退之极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