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柄明晃晃的刺刀,往黄将军的胸口扎来。
黄将军嘴角的鲜血,如注流淌。意识恍惚之间,黄将军似乎看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自已,拜别父母,选择弃笔从戎,南下粤省、奔赴黄埔军校。“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黄将军在《湘南师范学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在离开父母之前,便将这篇文章留了下来。那时,他即便位卑也未敢忘忧国。一路走来,黄将军结识了无数的挚友。他的这些挚友死在了向东征讨的战争中。死在了第一次北阀战争中,挚友们的鲜血洒满了江南大地。死在了32年的上户。死在大夏的每一寸土地上……他的挚友们甚至分成了很多阵营,为各自的信仰而战斗。那时候,黄将军开始厌恶起国内的战争。他不知道自已为何而战。直到小鬼子悍然犯我大夏时。黄将军才明白自已身为军人,到底是为何而战。在此之前,他已经做好了为这个多灾多难的母国赴死的决心。他不怕死,他怕的是看到这山河破碎。他怕的是,从今往后在大夏国的土地上。高贵的炎黄子孙,却只能成为其他民族奴役的奴隶。“长青,你说未来的大夏该是什么样的呢?”“未来的大夏啊,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到那个时候,我们大夏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饱饭,都能又暖又新的衣裳穿……”“未来啊,我们的孩子不会再坐在被炮火轰碎的炮灰中,无助的哭泣。”“我们的孩子们,不会再面对炮火的恐惧,谁也不敢欺负我们……”“到了那时候,我们大夏国的大部分老百姓们手中,都会有余钱,都能吃上肉……”“城市中,高楼大厦林立、道路四通八达,车流车水马龙……”“那个社会不说完美,但是我们会有和平、宁静、普通的生活。”“他们能过上那样的日子,是因为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以后的大夏国啊,就没有仗可打……”“梅兴兄,你看到了没?”黄埔军校刚毕业不久的新兵苏长青,咧嘴看向黄将军说道。“这咋看到?”黄将军当时的回答是这样的。但这一刻,黄将军的双眸似乎穿透了历史的迷雾。穿越了历史的长河,看到了数十年后的光景。这一刻。黄将军的嘴角含笑,他轻声道:“看到了!”“长青,我看到了!”濒死的黄将军此时双眼,其实已经看不到什么了。但他笑着伸出手,试图去抓住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那些小鬼子哪里知道黄将军,怎会在这个时刻还能笑出来?为什么?这个夏国将领都快死了,他还能笑出来?它们哪里知道,黄将军的脑海中呈现出来的画面。是有多么的温馨,多么的美好。“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人人都能吃上饱饭,都能穿上新衣……”“孩子们,在窗几明亮的教室内嬉戏打闹。”“长青!”“我看到了!”“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