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宣德帝得报,根本不信,呵呵笑着道:“白苏、白附、白芨、白芷四人,都是自小服侍朕的,选到朕身边时,祖宗八代都查了个全,怎么可能是北昌人!你是在同朕开玩笑吗?”
他顿了一下,装模作样喝了口茶,慢悠悠道,“你方才说,世子夫人出门讨百家米,‘无意中’发现了北昌奸细,然后,就把她们拿、下、了……”
他在好几个词儿上,咬了重音,轻轻笑了一声,意味深长地道:“爱卿啊,不瞒你说,世子夫人出门,朕恰好也得过消息,世子夫人,只带了两个丫环,两个护卫吧?统共只有五个人,其中还有三个弱女子,呵呵,你说是不是?”
他冲着他,露出了一个“你是不是把朕当傻子了”的讽笑。
沈靖安都懒得多说。
这世上最可怕的,永远不是傻子,而是明明傻,却自以为极聪明……当然,更可怕的就是,这个自以为聪明的傻子,还身居高位!
他只道:“既然陛下觉得不对劲,那臣先拖他下去审审。”
“何必劳烦爱卿!”他把话尾拖得长长的,阴阳怪气道:“爱卿既辛苦把人带来了,朕叫人去审就是了。”
他就叫了暗卫出来,把人拖走了。
沈靖安没有说话。
他知道,暗卫审人,还是会认真审的,因为这位狗皇帝,想看看他们在搞什么鬼,想趁机找找他们的茬,所以他们会认真审的。
他还真想知道,这蠢蛋拿到审讯结果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他正要告退,宣德帝却又道:“说起来,爱卿这两日大约是太忙了,有些事儿都闹到朕跟前儿了……爱卿若能匀出空儿,还是拨冗处理处理。”
呵,我忙的,不都是你折腾出来的事儿吗?你也好意思阴阳怪气点我?
沈靖安心中冷笑,他当然知道皇上说的是什么事儿!
太祖爷初建国,财政困难,用了屯田养兵的制度,也就是说,军队自己垦荒种地,尽量自给自足,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但因为北边关苦寒,距离百姓所居的地方远,军人又多,无法以物易物,所以军衣兵器,向来都是朝廷供给。
但到了宣德帝上任,这个一辈子没见过战场的大聪明,不知道哪根筋不对,说要治贪。
可他不治京官的贪,不治地方官的贪,跑去治边关守军的贪。
他说南边关能以物易物,自给自足,北边关为何不可?既然北边关不可,朝廷给发衣裳发兵器,那这本该用来“以物易物”的物,也该上交朝廷才是。
沈靖安真是笑了,北边关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足,将士们吃都吃不饱,还以物易物?还上交朝廷?
为了这个事儿,扯了两三年的皮……直到现在也没个结果。
可他等得及,边军等不及!
缺粮、缺冬衣,接连两年,都有许多边军冻饿而死……他少年时是在军营长大的,来来往往都是故人,真是想想心里就疼。
待天花事了,他就算跟狗皇帝撕破脸,也得撕出点银子来,否则真是无颜面对故人。
沈靖安心中咬牙,面上平着声音道:“陛下,北昌势大,北边关至关重要,可守关的是人,不是泥塑木雕的,他们要吃饭,要穿衣……唐尚书执意不给银子,还闹到陛下面前,这是唐尚书之过,陛下应该斥责他才是……”
他正说着,就被宣德帝打断了:“好了,朕都知晓了,沈卿去吧!”
沈靖安看了宣德帝一眼。
却见站在帝王身侧的梁白苏,朝他打了个眼色。
沈靖安不由微微敛目。
他看出梁白苏有话要对他说,但他想跟他单独说话,太容易暴露了。
于是他出了宫,立马动用了沈家的消息渠道,传了消息给沈贵妃,让她安排人去问问梁白苏。
此时,沈贵妃坐在御花园的凉亭中,正呆呆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