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279章 皇明之民

第279章 皇明之民

朱慈炅颇为意外的打开厚重的红纸,小眼睛顿时一亮。-s¨o`s,o/s¢h′u~.+c,o,m\

奉天承运皇帝,制赐曰: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奉土之宾,莫非皇民。大明皇帝陛下与大明皇民制契约如下:

明皇重启玄字第玖佰陆拾叁号

领契人:应天府江宁县云台乡十一里耕民,汪阿寿,同妻陈氏。

赐田:计官亩二十四亩,其中水田十六亩,旱田七亩,坡地一亩。

东至花溪、西至汪阿胜家田、南至山脚、北至官道为界,计水田十亩。

东至曹家田,西至汪小狗家田,南至灌溪,北至烧火坊田埂,计水田六亩。

东至曹家田,西至汪小狗家田,南至官道,北至原坡,计旱田七亩。

另有汪阿寿宅后竹林坡地,计坡地一亩。

其田四至分明,立石为界,邻里勿扰。

契约:一、以上诸田骨皆为大明皇帝所有,禁绝买卖,涉及此田所有交易皆为非法。

二、以上田税,永定为十税二,夏、秋两税分收,永世不增。领地皇民自领地之日起,即兼有依法纳税之责。

三、领地皇民自领地之日起,子女皆有为国服兵役之责。年十五至十八,役期三年。

四、此田亩可继承,变更田主须至乡县户科申领。

五、此田若未来大明朝廷须收作他用,须持圣旨,兼有倍于时价之补偿,并皇民生计安排。非如此,则不易。

大明皇帝敬天勤民之宝。

制契:大明翰林院天工院,倪元璐印。监印:大明司礼监,王坤印,东辑事厂,孙进印。

奉契:大明应天府江宁县印,吕大器印。

宣契监:云台乡十一里里长,汪成(签字),云台乡宣令使,魏藻德印。

受契人:汪阿寿(指印)同妻:陈氏(画十字)

立契时间:大明天启八年九月十三日。

此契一式四份,存档大内、户部、江宁县并受契人。

朱慈炅对这份田契有点爱不释手,朱由梁凑到他身边也伸头观看。

“由梁叔看得懂吗?”

朱由梁摇摇头,又一脸不服气,小手指着上面文字。

“我认识大明皇帝,还有好多字。”

朱慈炅乐了,轻轻撞了朱由梁一下。

他看到上面还有王坤,不动声色的抬头看了他一眼,他兼的司礼监秉笔已经被拿下。

然后他又惊奇的看到了一个宣令官的名字,这个魏藻德不会是未来考上状元那个魏藻德吧?他多大了,也在南直,现在是举人还是秀才?

他有些不解的看向刘一燝。

“刘先生,这田契有什么问题吗?”

刘一燝嘴角抽搐,什么问题,大问题,你的敬天勤民之宝用在这地方吗?

“皇上这田怎么来的?”

朱慈炅随口回答。

“魏国公送给朕的啊。”

“皇上,此田是汪大成,就是那个里长汪成诡寄在魏国公名下的。”

刘一燝眼睛盯着朱慈炅的脸色变化。

朱慈炅冷笑一声。

“诡寄之事居然可以堂而皇之的在大明皇帝面前说了。如果朕所料不差,这个里长应该也有分到田吧?”

刘一燝摇摇头。

“他们这一里九成田亩皆是他的地,皇上一纸皇契,他就只剩三十七亩了。皇上,这合适吗?”

朱慈炅也认真的看着刘一燝。

“刘阁老,如此说来,这个汪成偷税严重应该已经到了可以抄家问斩的地步了吧?朕没问他罪,还分田给他,他敢不满足?”

刘一燝喉间一堵,强行吞下一口口水,低垂眼睑,叹了口气。

“皇上,南京解禁后,此事必然传出,整个江南都要大乱。皇上,慎重啊。”

“没关系,朕不怕,五十万户新领皇契的皇民会发出他们的声音的。平均一户两个男丁就是百万大军,便是女子也未尝不可参军。这是他们为自家争食的事,朕相信只要有朕领军,他们士气必然无敌。

黄阁老说,朕有五十万大军方可行事。如今,朕一声令下,就是百万皇民大军。再加上二十四万新六卫及其预备役,孝陵外还有朱家子孙二十余万。

刘先生,朕可平乱否?”

“五十万户?”刘一燝眼珠都差点掉地上。

“对,应天府流民,佃农,军户合计是八十七万多户,但南京公侯和原卫所官田加起来也安置不完。根据天工院计算,最多安置五十万户,朕对此十分头痛呢。

刘先生,能不能派人煽动那些大地主?”

朱慈炅一脸期待的看着刘一燝。

刘一燝差点从绣墩上摔倒,突然注意到小皇帝口中的一个词,原卫所官田。

“皇上把卫所官田也收了?”

“当然,这是国家资产,所有侵占行为皆为非法!”

刘一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