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才明白原来玄奘法师和哈小维说的是要圆大头去看大海才能够带走他的“哀愁”,原来是那个“矮丑”的意思。,k,a-n_s\h!u.c·m?s\.*c·o*m`
于是三个人都会心的笑了起来。
圆大头却听的莫名其妙,不就一首《大海》的歌吗?有什么好笑的,真是的,还说得道高僧,笑点这么低,高个毛线,肯定是骗吃骗喝的秃驴。
进了法轮寺,里面塑有一尊大佛,宝相庄严,玄奘法师带着李世民、哈小维和圆大头一起对着大佛行了大礼,就有小沙弥送上来几盏清茶,众人围在蒲团上就座,李世民呡了一口茶水,对着玄奘法师说道“法师,萧相国说了,为了保大唐国泰民安,同时祈福保佑大唐顺风顺水,他愿献出万贯家财,为大唐兴建一所佛家学院,为了达成萧相国的宏愿,工部己经开始设计建造弘福寺、慈恩寺两座大庙,到时由玄奘法师出任住持,为大唐宏扬佛法,导人向善,世民恳请法师切勿推辞。”
“善哉善哉,萧相国功德无量,修庙弘扬佛法,是大唐的福报呀,秦王身系大唐百姓福祉,终日劳苦奔波,同样胜造七级浮屠。”
“世民岂敢当此殊荣,法师过誉了”。
“出家人不打诳语,秦王胸怀天下,以造福苍生为己任,是出世,萧相国自小修习佛法,生就慧根,愿捐献家财兴建寺庙,是入世,都为拯救苍生,并无二致。”
“是呀,萧相国正如玄奘法师说的,是身就慧根的人,必然能早日得道。当然,大唐不但要建一所佛家学院,还要兴建太学三所,军校2所,各级别学府16所,哈少跟我说了,大唐要想兴旺强国,人才是第一位的,必须广开民智,才能国强民富,我很认同哈少的说法,民智则国智,民强则国强,民富则国富。”
玄奘法师点点头“民智不开,必然愚昧众生,不能抵御邪魔歪道,哈少也是身就慧根的人,是上天派给秦王的菩提,是秦王的护法金刚,是秦王这条蛟龙的风云使者。!d,a′k!a~i\t?a~.\c-o?m¨”
玄奘法师这句话听的哈小维可舒服了,被鼎鼎大名的唐僧这么一夸谁内心受得了,不禁心中暗赞玄奘法师情商可真高,看人真准。
“法师这句话不错,哈少和长孙无忌是我的左右手呀,辅机不在身边,可托付的只有哈少了,哈少是吾之子房、管仲呀,哈哈...”
哈小维听的骨头都好像轻了几斤,全身轻飘飘的都要从法轮寺升天了。能得以后的太宗皇帝这么赞一下,那感觉就如同配享太庙,入武庙十哲了,感觉再赞下去身子就要羽化成仙了。
“秦王是人中龙凤,玄奘法师说秦王是有大智慧的人,我哈小维跟在秦王身边,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不至于显得我的矮丑,不是,是矮小。”
“哈哈哈...哈少过谦了,讲到治国,前朝的炀帝就是一面镜子呀,这是哈少对我说的,哈少通晓古今,也是我李世民的一面镜子。”
“秦王慧根深种,用镜子喻人,和佛家的当头棒喝有异曲同工之妙,善哉善哉。”
“法师过誉了,我李世民虽有慧根,也是学习了前人的思想,我一首考虑要不要向父皇上个奏折,重开科举制度,效仿前朝开科取士,又恐隋炀帝的制度受群臣诟病,一首未敢造次。”
“秦王说的没错,就像这次开发长安城的决议,那些工部郞官们恃着是门阀世家,根本置朝廷利益不顾,也不管百姓死活,只要他们世家不得利,便横加阻拦,实在可恶。”
“有朝一日把他们统统都换掉”,李世民面色严峻的说道“只不过大唐初定,这些门阀世族也是出了大力的,此事还需缓图,况且一时之间也无法找到这么多人才代替,这也是我急于想劝父皇重启科举的原因,不然天下官员都出自门阀,天下势必被门阀摆弄,这大唐还想怎样兴盛?科举势在必行。~小^税′C·M/S′ ,勉·废!粤_毒\”
“是的,后世对炀帝的科举制度虽褒贬不一,但科举选官不失为公平公正的办法,这一制度确实改变了社会,让寒门无士子成了过去式,可以让更多的有能力的人能够为国为民,贡献他们的力量。”
“后世?褒贬不一?”李世民和玄奘法师听的有点古怪,这前朝也没过去几年呀,怎么就后世了。
哈小维一愣,自知说漏嘴了,赶紧改口道“秦王讲的好,前朝的炀帝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治国的得失,我们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就继承下来,不好的便纠正过去,朝政上要有自我纠错与监督功能,这才能够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