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这话还是你亲自去说比较好。林医生这几天可没少念叨你。"说完,不等楚云飞反应,大笑着骑马离去。
楚云飞站在原地,耳根微微发热。自从在太原结识林霞以来,这个勇敢坚强的女医生就在他心中占据了特殊位置。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个人情感总是要让位于更重要的使命。
"团座!"沈教授匆匆走来,打断了楚云飞的思绪,"总部回电了,同意我们的作战计划,还送来一批急需的药品和弹药,预计明天到达。"
沈教授原是北平一所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现在是楚云飞部队的技术顾问,负责通讯和爆破等技术工作。他四十出头,戴着圆框眼镜,看起来更像一个学者而非军人。
"太好了。"楚云飞精神一振,"电告总部,我们会派一个连去接应运输队。"
"还有一事,"沈教授推了推眼镜,"据内线消息,重庆方面派了一个视察组来晋西北,名义上是嘉奖抗日有功部队,实际上......"他压低声音,"据说是冲着您来的。"
楚云飞目光一凛:"军统的人?"
"极有可能。带队的是张明远,军统晋南站站长,有名的"笑面虎"。"
楚云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他就预感到自己的"异常表现"迟早会引起各方注意。超前的战术思想、精准的战略预判、对历史走向的把握,这些都让他在战场上无往不利,但也埋下了隐患。
"通知各营连主官,近期注意言行,特别是关于特种部队的训练方法和作战细节,一律不得外泄。"楚云飞沉声命令,"另外,把最近半年的作战记录重新整理一遍,抹去可能引起怀疑的内容。"
沈教授领命而去。楚云飞独自走回指挥所,心中盘算着对策。军统的突然到访,比预期的日军扫荡更让他警惕。在这个派系林立的时代,来自背后的刀子往往比正面的敌人更致命。
下午,楚云飞召集各营连长开会,部署防御工事。会议室设在村中一座废弃祠堂内,二十多名军官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方桌旁,神情肃穆。
"根据可靠情报,日军即将对我晋西北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楚云飞开门见山,"我们的任务是守住这条防线,为主力部队调动争取时间。"
他详细讲解了防御方案,包括火力点的布置、预备队的配置、撤退路线等。军官们认真记录,偶尔提出疑问。与半年前相比,这支部队的战术素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得益于楚云飞引入的现代军事训练方法。
"团座,"一营长赵守田举手发言,"按照这个部署,三连的阵地过于突出,一旦日军主攻这个方向,恐怕支撑不住。"
楚云飞赞许地点头:"问得好。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弹性防御"概念。"他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传统防御讲究固守阵地,但面对日军火力优势,硬碰硬只会徒增伤亡。弹性防御的核心是:预设撤退路线,诱敌深入,然后在有利地形实施反击。"
军官们面面相觑,这种战术思想对他们来说太过新颖。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撤退往往被视为畏战,主动放弃阵地更需要极大勇气。
"这...会不会被上级认为是畏敌避战?"二营副犹豫地问。
"胜利才是最高准则。"楚云飞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的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死守一块无关紧要的地皮。记住,战士的生命比阵地更重要!"
这句话在军官中引起震动。在那个年代,中国军队普遍缺乏对士兵生命的基本尊重,动辄"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导致无数无谓牺牲。楚云飞的理念,无疑是一股清流。
会议持续到黄昏,当楚云飞宣布散会时,军官们眼中都闪烁着新的光芒。这种战术革新,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这支军队的灵魂。
夜幕降临,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兵的脚步声偶尔打破寂静。-咸\鱼_看·书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楚云飞独自在油灯下审阅文件,忽然听到帐篷外传来轻微的响动。
"谁?"他警觉地摸向腰间的手枪。
"是我,团座。"孙铭的声音传来,"有紧急情况。"
"进来。"
孙铭掀开帐帘,身后还跟着一个浑身泥泞的侦察兵。楚云飞认出这是派去监视马庄日军动向的特种部队成员——周大勇。
"报告团座,"周大勇气喘吁吁地敬礼,"日军有异常调动!今天傍晚,马庄的日军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