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攀爬上去。"他转向孙铭,"特种排训练过攀岩,有没有把握?"
孙铭仔细研究着地图和几张模糊的照片:"悬崖高度约80米,坡度70度左右...有难度,但可以试试。+秒.章-节?小/说*网? ?最_新?章/节?更,新,快¢"
"不是试试,是必须成功!"楚云飞声音陡然提高,"攀岩小组由我亲自带队。同时,李团长的独立团将在正面佯攻,吸引日军注意力。"
军官们面面相觑。赵崇武第一个反对:"团座!您肩上还有伤,怎么能..."
"这是命令!"楚云飞打断他,"崇武,你负责指挥主力部队,配合独立团行动。沈教授和汉斯博士会提供技术支援。"
会议结束后,楚云飞单独留下了孙铭和几名特种排骨干,详细研究攀岩路线和行动计划。直到深夜,团部的灯光依然亮着。
第二天拂晓,一支伪装成农民的小分队悄悄出发了。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缴获品"——几口装满碎石和废铁的木箱,上面盖着日军装备的残骸,最关键的是一台被故意损坏的电台,里面藏着沈教授特制的定位装置。
正午时分,小王庄外的荒地上,二战区长官部的特派员准时出现。令楚云飞意外的是,来人不是周维民,而是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军官,自称是参谋处作战科长郑国栋。
"楚团长,东西都准备好了吗?"郑国栋态度傲慢,眼睛却不断瞟向那些木箱。
楚云飞不动声色:"都在这里了。郑科长要不要验货?"
郑国栋摆摆手:"不必了,长官部信得过楚团长。"他示意手下士兵搬运木箱,突然压低声音,"楚团长,阎长官让我带句话:最近风大,小心着凉。"
楚云飞心领神会:"多谢长官关心。请转告阎长官,358团随时听候调遣。"
目送车队远去,赵崇武忍不住问:"团座,阎长官这是什么意思?"
"警告。"楚云飞冷笑,"看来长官部里也有人察觉到了异常,只是碍于某些势力,不能明说。"
回到团部,沈教授已经监听到了定位信号:"特派员的车队没有回二战区,而是直接去了日战区!"
"果然如此。"楚云飞毫不意外,"现在,该准备明天的重头戏了。"
夜幕降临前,楚云飞带着十二名精挑细选的特种兵悄然出发。每个人都穿着特制的伪装服,背着绳索和简易攀岩工具,武器只携带手枪和匕首。李云龙亲自带人护送他们到老鸦岭山脚。
"楚兄,保重!"李云龙难得严肃地握住楚云飞的手,"明天正午,我会准时发动佯攻。"
楚云飞点点头:"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强攻。如果...如果我们失败了,立刻疏散根据地群众。"
月黑风高,攀岩小队如同壁虎般贴在陡峭的崖壁上。楚云飞的肩膀伤口火辣辣地疼,但他咬牙坚持着,一步一步向上攀爬。最危险的是一段近十米的光滑岩壁,几乎无处着手。孙铭冒险用匕首在岩缝中凿出几个小坑,才勉强通过。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小队终于爬上了崖顶,隐藏在灌木丛中稍作休整。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老鸦岭上的日军工事——中央是个半埋在地下的混凝土堡垒,周围环绕着战壕和机枪阵地。更引人注目的是堡垒旁边那个奇怪的金属装置,形状像多个喇叭组合而成,旁边连着两台大型发电机。
"那就是"龙吟"..."楚云飞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守卫大约两个小队,分三班巡逻。"
队员们轮流休息、观察,记下日军巡逻的规律和换岗时间。上午九点左右,堡垒里突然出来几个穿白大褂的人,开始调试那台奇怪机器。随后出现的是一个佩戴少将军衔的日军军官,正对着地图指指点点。
"看来大人物提前到了。"楚云飞轻声说,"调整计划,优先狙杀那个将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正午时分,老鸦岭正面突然响起激烈的枪炮声——李云龙的佯攻开始了!日军阵地立刻骚动起来,大部分守军都冲向正面防线,只留下少数人看守堡垒和那台机器。
"行动!"楚云飞一挥手,特种兵们如同离弦之箭,分成三组扑向各自目标。
第一组解决了两名哨兵;第二组摸进了发电机位置;楚云飞亲自带领第三组直奔那个日军少将。他们如同幽灵般穿过警戒空隙,直到距离目标不足三十米时才被发现。
"敌袭!"一名日军士兵刚喊出声,就被楚云飞一枪爆头。
枪声打破了老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