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铁血晋绥:我楚云飞纵横亮剑 > 第101章 铁壁前的准备

第101章 铁壁前的准备

队员发了自制的急救包——里面装有他根据现代医学知识准备的磺胺粉、止血带和简易缝合工具。

"记住,你们的任务是制造混乱,不是拼命。"楚云飞最后叮嘱,"无论成果如何,五天后必须撤回。"

送走幽灵军团,楚云飞马不停蹄地赶往后勤仓库。军需官老马正在清点物资,见他来了,急忙敬礼:"师座!按您的吩咐,所有物资都已分散隐蔽。"

楚云飞检查了几个隐蔽仓库,满意地点头。老马是358团的老人,做事一丝不苟,将弹药、粮食和药品分别藏在三个不同方向的山洞里,即使一处被发现,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老百姓安置得怎么样?"楚云飞问道。

"周边二十个村子的群众都已转移进山。"老马汇报,"按您的指示,实行'十户联保',每十户选一个组长,负责物资分发和警戒。"

楚云飞发明的"十户联保"制度借鉴了现代社区管理经验,既提高了效率,又防止汉奸混入。他还让人在各个山头设置了"消息树"——一种简易预警系统,日军从哪个方向来,就放倒哪边的树,群众看到就能及时躲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些现代理念的运用,让晋绥军的根据地建设远超其他国民党部队,甚至比八路军还要高效。李云龙曾半开玩笑地说:"老楚,你这套法子跟我们挺像,但比他们还要精细!"

第三天凌晨,楚云飞正在指挥部研究地图,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方立功连门都没敲就冲了进来:"师座!幽灵军团发回电报,日军提前行动了!先头部队已经越过黑水河!"

楚云飞立即拉响战斗警报。凄厉的哨声响彻营地,士兵们迅速集结。不到半小时,所有部队都进入预定阵地。

站在观察所里,楚云飞通过望远镜看到远处腾起的烟尘。日军来得比预计的还要快,而且兵力更多——望远镜里至少有两个联队的步兵,后面还跟着十几辆坦克。

"命令炮兵连,等日军进入雷区后立即开火。"楚云飞对传令兵说,"同时通知李云龙,按第三方案执行。"

传令兵刚走,天空中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六架日军轰炸机呼啸而来,投下的炸弹在阵地上掀起一连串爆炸。楚云飞急忙卧倒,泥土和碎石雨点般砸在背上。

空袭持续了十分钟,造成不少伤亡。但得益于精心构筑的防空洞和分散部署,损失比预计的小得多。楚云飞爬出掩体,抖落身上的尘土,立即组织救护队抢救伤员。

这时,前沿观察哨传来消息: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开始进攻了!

楚云飞通过野战电话联系各阵地,确认防御体系完好后,下令:"放近到两百米再打,优先干掉坦克!"

战斗很快进入白热化。日军凭借火力优势发起波浪式冲锋,而晋绥军则依靠工事顽强抵抗。楚云飞亲自坐镇指挥所,不断调整兵力部署,堵住一个个被突破的缺口。

下午三点,最危急的时刻到来。日军一个大队迂回到侧翼,差点突破二团阵地。楚云飞立即将最后的预备队——师部警卫连投入战斗,同时命令炮兵进行拦阻射击。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日军后方突然大乱。原来李云龙按计划派出一个营绕到敌后,袭击了日军炮兵阵地。腹背受敌的日军不得不暂时撤退。

第一天战斗结束,晋绥军成功守住主要阵地,但伤亡不小。楚云飞连夜召开战况分析会,调整部署。会议进行到一半,通讯兵送来幽灵军团的密电:已确定第六师团指挥部位置,明晚可实施斩首行动。

楚云飞沉思片刻,回复:"批准行动,务必确认目标身份。"

第二天,日军改变战术,不再全线强攻,而是集中火力猛攻一点。楚云飞看穿这一企图,故意示弱后撤,诱使日军深入,然后命令隐蔽多时的反坦克小组突然开火,一举击毁六辆坦克。

与此同时,幽灵军团成功潜入日军后方。周卫国亲自带队,用迫击炮轰击了第六师团指挥部帐篷。虽然没能击毙师团长,但炸死了多名参谋军官,导致日军指挥系统一度瘫痪。

战斗持续了五天,日军始终无法突破晋绥军的弹性防御。而幽灵军团在敌后的袭扰更是让日军后勤雪上加霜。第六天早晨,侦察兵报告日军开始撤退。

楚云飞没有贸然追击,而是派出小股部队尾随骚扰,主力则抓紧时间休整。他判断这只是日军暂时后撤,更大的攻势还在后面。

果然,三天后日军卷土重来,这次带来了更多重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