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部加强思想整训,防止赤化。"
楚云飞不动声色:"郑处长辛苦。不知具体要如何开展?"
"很简单。"郑介民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沓文件,"首先,全团官兵都要写一份'防共自白书',交代是否与八路军有过接触;其次,连以上军官必须参加'三民主义讲习班';最后,团里要设立政训室,由我派人常驻监督。"
楚云飞心中冷笑。这是要全面监控358团啊!但他表面上仍配合道:"郑处长放心,职部一定全力配合。不过..."他话锋一转,"眼下日军扫荡在即,是否可以先备战,等打完这一仗再..."
"哎!"郑介民一摆手,"思想问题比军事问题更重要!楚团长难道没听过'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道理?"
楚云飞强忍怒气:"郑处长教训的是。那就按您的计划办吧。"
送走郑介民后,方立功忍不住抱怨:"团座,这分明是来捣乱的!眼看就要打仗了,搞什么思想教育!"
楚云飞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好啊,他要教育,我们就好好'受教'。去,把周志武叫来。"
当晚,周志武带着几名侦察兵,化装成老百姓混出军营。他们的任务是给李云龙送信,告知358团被监视的情况,并建议改变联络方式。
三天后,郑介民的"三民主义讲习班"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全团军官被集中在大礼堂,听这位政训处长滔滔不绝地讲"防共反共"的大道理。楚云飞坐在第一排,不仅认真记笔记,还时不时带头鼓掌,表现得极为配合。
"楚团长如此支持工作,兄弟很是欣慰啊!"课后,郑介民得意地说。
楚云飞谦虚道:"郑处长学识渊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对了,我让炊事班准备了便饭,还请赏光。"
宴席上,楚云飞频频敬酒,把郑介民灌得酩酊大醉。等送走这位"钦差大臣"后,方立功不解地问:"团座,您为何对这种人如此客气?"
"捧得越高,摔得越重。"楚云飞冷笑,"等着看吧,有他好果子吃。"
果然,第二天郑介民就出了丑——他醉酒后调戏妇女的事被人告到了阎锡山那里。更糟的是,有人在他房间里发现了倒卖军需的证据。这位政训处长灰溜溜地被召回二战区,所谓的"思想整训"也不了了之。
"团座,您这手太高明了!"方立功佩服得五体投地。
楚云飞摇摇头:"小伎俩而已。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十月中旬,日军果然开始了大规模扫荡。三个师团的兵力分成多路,向八路军根据地扑去。与此同时,阎锡山也命令晋绥军各部"配合"日军行动,实则想坐收渔利。
楚云飞接到命令:率358团向八路军太岳军区"进攻",务必"歼灭"其主力。
"团座,怎么办?"方立功忧心忡忡,"真打还是假打?"
楚云飞展开地图,指着一条山谷:"传令全团,按计划向黑虎岭推进。记住,声势要大,动作要慢,每天只前进二十里。"
"那遇到八路军..."
"遇到就打,但只许败不许胜。"楚云飞嘴角微扬,"另外,多派侦察兵,把日军的动向摸清楚。"
358团的"进攻"行动开始了。每天清晨,楚云飞都命令炮兵向无人区轰击半小时,然后大张旗鼓地行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在"剿共"。可一到下午就安营扎寨,再也不肯前进一步。
郑介民事件后,新来的政训员是个胆小怕事的年轻人,根本不敢干涉楚云飞的指挥。二战区长官部虽然多次来电催促,但楚云飞总是以"遭遇八路军顽强抵抗"为由,拖延行军速度。
这天夜里,周志武带着一名"俘虏"回到团部——正是化装成农民的赵刚!
"赵政委!"楚云飞又惊又喜,"你怎么亲自来了?太危险了!"
赵刚推了推眼镜,笑道:"事关重大,不得不来。楚团长,日军这次扫荡来势汹汹,老李他们已经和鬼子交上火了。按照计划,需要你们在侧翼制造些动静,牵制一部分日军兵力。"
楚云飞点点头:"我已经安排好了。明天我会'猛攻'黑虎岭,做出要与八路军主力决战的架势。日军见晋绥军如此'卖力',必定会抽调兵力配合。"
"太好了!"赵刚握住楚云飞的手,"另外,我们得到情报,日军在李家坡新建了一个物资中转站,囤积了大量弹药和汽油。如果能端掉它..."
"我明白了。"楚云飞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