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争执时,他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苏联人能在艰苦条件下造出原子弹,我们就能用五年时间建起 749 局。林昭远,核心团队的组建就靠你了;周启铭,技术这块必须拿下;陈默和李砚秋,筛选和安全不容有失;玄真子道长,古籍研究就拜托您了。”
会议持续到深夜,众人散去后,乾峃昇独自站在窗前。月光透过百叶窗,在 “749 局筹建进度表” 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望着表格上一个个名字,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三个月后,北京西郊的新基地一片繁忙景象。周启铭蹲在地上,专注地调试从苏联黑市辗转购得的脑电波分析仪,嘴里还念叨着参数;林昭远坐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里,反复修改《人体潜能研究伦理规范》,稿纸堆得老高;陈默带着小队,在基地周边仔细检查每一处反窃听装置;李砚秋在档案室里,认真整理着 “伪异能案例数据库”;玄真子的简易法坛上,青烟袅袅,铜铃与现代仪器的电子音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乾峃昇站在基地最高处,看着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悬挂 “749 局” 的铭牌。远处,夕阳如血,将天空染成一片赤红。他知道,749 局的诞生,是中国在这场隐秘战争中的一次重要亮剑,而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数未知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