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现代人,竟然要古人提点,才能想得到.....
过往时分,顾秋面对百家先贤之时,心中或多或少有些自傲。论武力,我可以吊打你们任何人。论眼界,我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可现在......他服气了。古人只是认知有限,人家的思想境界,高出自己简直不要太多......顾秋拜别鬼谷子,返回自家书房,研好墨水,坐在书桌前暗暗思量。“天下大同,人人平等这种理念太过崇高,也太过遥远。”“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实现。”“但可以就打破阶级垄断,让社会阶层流动性更高,以及发展生产力,广传知识等方面来着手。”“构建一个虽不如后世那般开明,却远比现在状况更好,更为合理的世界......”念及此,顾秋腾然起身,提笔挥毫,与纸张上落墨纷纷:《鼎革论》洪荒剖判,万类肇分。巢燧之世,民饮血茹毛而不知贵贱。迨至礼乐既兴,乃见君子野人之别。然观三代鼎彝,铭文斑驳皆言民事,九庙钟鼓,回响苍茫尽系民声。今参天地之理,铸鼎革六义。其一曰:破天命桎梏。九鼎之重,非承神鬼,实载民命。夏后铸鼎象物,本为镇山川利耕稼,岂料后世竟成世袭之符?血胤之论,犹如刻舟求剑,门第之见,恰似缘木求鱼。星霜轮转岂容僵蠹?当开龙门使鲤跃,辟云衢许鸿飞。故寒门蓬户,可育国士,市井屠沽,能养浩然。王谢堂前燕,终入百姓牖中鸣。……其二曰:启混沌玄牝。庠序之教,非士族独享之光。采上古有教无类遗风,令格物致知之道,如春霖遍洒。凿混沌为通天之径,化腐草作照夜之辉。使贩夫走卒皆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则布衣卿相之途,永不断绝。昔孔子杏坛传道,墨翟草庐授艺,此先圣破壁之证也。……其三曰:通江海阡陌货殖之道,贵在周流六虚。范蠡三致千金非仗祖荫,弦高智退秦师不倚门阀。当削昆仑填沟壑,移泰华补断渊。除关市之苛,废山泽之禁,令商旅络绎若百川归海。则朱门绣户与瓮牖绳枢,俱沐货殖活水。……其四曰:衡造化枢机财货如江河,不在深藏而在润物。太仓之粟,非天潢贵胄独享,邓林之木,岂高门甲第专美?去壅塞决渎滞,使廪庾之积可济鳏寡,府库之余能养孤寒。如此,路旁冻骨与朱门酒肉之悖,自消于无形。……其五曰:正坤舆纲维。田土者,生民之本也。李悝尽地力而魏强,商鞅开阡陌而秦盛。当碎豪强兼并之锁,焚世家圈占之券。仿井田遗意,令氓隶得陇亩以立身,黔首获膏腴而养志。……其六曰:立玄法金绳律令之设,非为御民,实乃兆民共铸之器。法网恢恢,当如北斗指航,使渔樵能望三台,律尺昭昭,应似砥柱分波,容舳舻各竞千帆。贵贱同罪,犹日月无私照,赏罚分明,若四时不僭序。如此,则贩缯屠狗之辈,亦可立不世之功。……这篇《鼎革论》设下的一个追求,构建了一个理想国度,以及描绘了这个国度应该是什么样子。其核心思想,在于打破阶级垄断,让社会阶层流动性更高。均田,发展生产力,立法尽量以民为本,提拔技术官僚,减少文官政客的生存空间,广传知识,武道,启发民智等等。眼下,虽不能构建后世那等高阶段文明,却远比皇权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状态好多了。事实上,就这种所谓的‘理想国’,能建立起来也极其艰难困苦,成功希望渺茫。外部,皇权,世家,所有的食利阶层,都会视自己为洪水猛兽。内部,那各种因素就更多了。可只要先把架子搭起来,总有可以实现的一天!过往时分,顾秋看待历史总是以英雄史观来看,认为古代历史的主体,是那些名人,那些王侯将相。可随着了解的知识越多,年龄越大,看待历史则是变为人民史观!一县之才,可安天下!万千黎庶之中,一定能迸发出远超自己想象的力量!自己只需把架子搭好。剩下的,他们会逐步完善,甚至会比自己做得更好!顾秋吹了吹墨迹,喃喃低语:“虽然我这个笨人不能做得很好,但是......学也应该学了几分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