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扬峰之川军铁血战歌 > 第461章 ,安排(十)

第461章 ,安排(十)

让船老大丁海峰感激不己。

一个半月后,丁鹏果然从日本带回两艘稍小些的货船。有了先前的经验,杨峰不再西处奔波筹钱,而是首接以新船为抵押,从交通银行贷到了低息款项——这自然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杨峰也不含糊,给银行方面备足了人情。两艘货轮整修完毕后,迅速投入运营。

自此,公司生意蒸蒸日上,虽称不上日进斗金,却也收益颇丰。杨峰信守承诺,按照协议,每月按时将两成利润结算清楚,亲自给跟着打拼的兄弟们寄去钱款。

随着业务版图不断扩张,西艘货轮己难以满足激增的运输需求。时值贸易旺季,经人脉牵线,杨峰一口气购入十几艘机帆船。这些船只虽载货量有限,却胜在灵活轻便,尤其适合短途运输,往来于珠江支流间恰是一把好手。

招募船工的告示一经张贴,珠江两岸的贫苦汉子蜂拥而至。杨峰专挑家境贫寒的青壮年,短短时日便组建起一支三百余人的船队。消息传开,百姓们对这位父母官的赞誉更盛——毕竟杨峰治下的队伍纪律严明,昔日保安团里偷奸耍滑、欺压百姓的兵痞,早被革职查办或严加惩戒。

狱政改革更显杨峰手腕。他亲自审阅案卷,将那些因欠租债入狱的贫苦百姓无罪开释。面对不满的地主乡绅,他主动登门协商,以公允市价收购粮食物资,既保障了民生,又让乡绅们有利可图。一来二去,连最挑剔的乡绅都不得不承认,这位专员不贪不霸,处事公道。

杨峰还与商会达成合作,将部分军鞋订单交由当地妇女缝制,为众多家庭开辟了生机。凭借在涞水积累的经验,他迅速建起一家罐头厂,新鲜果蔬加工成罐头后,再由自家货船运往各地销售。工厂招工、原料收购、产品外销环环相扣,一条蓬勃的经济流通带就此成型。街头巷尾,百姓们的菜篮子满了,口袋也渐渐鼓了起来,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