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以托付性命的心腹爱将,萧狂鸣绝对不行。
萧狂鸣四兄弟常年陪伴太师左右,杨谦从来没和他们打过交道,既摸不准他们的脾气,也不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
因为不信任,所以很客气。
尽管明知这家伙躲在暗处至少看了一刻钟,尽管对他这种行为恨之入骨,杨谦清楚必须要压制自己的愤怒,很有礼貌地挥了挥手:“哪里哪里,萧大统领来的非常及时,何罪之有?本公子对你只有感激,绝不怪罪。”
萧狂鸣被杨谦的疏远客套弄得很不是滋味。他的性格与毕云天截然相反,毕云天没有远大抱负,对功名权势毫无兴趣,热衷于声色犬马的生活,喜欢跟在杨谦身边寻花问柳花天酒地。
萧狂鸣心思复杂得多,除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想要炙手可热的权势。
他是太师府玄绦卫队大统领,名义上为从三品,与六部侍郎平起平坐。
前些年太师曾有意安排他转任兵部侍郎,但他性子高傲,不肯屈居人下,认为当个副手侍郎没啥意思,要当就当兵部尚书。
他借口舍不得离开太师,死活不肯就职。太师见他坚决推辞,还以为他是真心不肯离开太师府,只得作罢。
萧狂鸣原以为在太师府多熬几年,太师念在他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份上,迟早有一天会赏给他一个尚书的官职,就算当不了六部尚书,好歹也要去十二卫府捞个将军呀。
不料此事过后,杨太师再也没有生过给他授官的念头,一年复一年耽搁下来,眼见年过四十,依然还在太师府待着,心里多少有些疙瘩。
最令他惶恐不安的是,太师这两年衰老的很快,以前强壮如牛的身体开始间歇性生病,年初甚至还卧床一个多月,差点撒手人寰。
萧狂鸣向来心高气傲,不擅阿谀奉承。他不看好三公子杨谦,与杨谦关系极为疏远,无非是见面时行个礼,绝不多说一句话。
而他作为太师最为信任的贴身护卫,又不敢跟其他文臣武将来往,这是官场大忌,也是取死之道,是以与所有文臣武将都没有交情。
太师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不管是谁继承权柄,他的好日子都到头了。
若是三公子杨谦继位,肯定会重用心腹半步山河毕云天等人,说不定萧狂鸣连仅有的玄绦卫队大统领都保不住。
若是徐敬亭或别的文臣武将继位,那就更加糟糕,谁身边没有一堆心腹爱将等着提拔?怎么排都排不到他萧狂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