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碰旁边的哥哥陈俊宜(稍圆润约178cm):“喂,历史学家,咱俩这组合,你文我理,文武双全啊!”
陈俊宜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回敬:“嗯,你负责动若脱兔,我负责稳如泰山。挺好。”
沐可可和乐意然对视一眼,作为默契的晚会主持人搭档,沐可可轻声说:“感觉文科的氛围更适合我们?那么多要背的稿子都过来了。”乐意然点头:“嗯,理科的逻辑推理,想想就头大。”
苏念安作为班长,年级第二的学霸,显得沉稳:“我还在权衡,感觉文理都还行,没特别明显的偏向。” 苏念雨则偷偷瞄了一眼侯夏阳(想起小学同桌时光),小声说:“我也没太想好呢……”
林宇轩拨弄了一下并不存在的吉他,说:“我也懵着呢,感觉啥都一般般。也就打球和弹吉他还行。”
江云澈安静听着,作为小升初和中考都是第一名考进a市一中的学霸,他文理俱佳,偶尔望向远方,思绪飘远。
贺星辰吃着饺子,嘴角带笑。物理竞赛的奖状躺在家里的书柜,但这不妨碍他对画画的热情。
陆明远看着大家各异的神色,理解这种站在分岔路口的心情。作为刚经历高考的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分享些经验。
“文理分科,需要认真考虑。”他的声音温和而清晰,“一点建议,供你们参考。”
大家安静下来。
“首先,问问自己的心,真正喜欢什么?对什么学科更有热情?就像我选建筑学,源于喜欢画画和创造空间。没有热爱,学习会痛苦。” 他看向陈俊宜:“俊宜,你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是强大的文科动力。”
又看向贺星辰,带着调侃和欣赏:“星辰,虽然你物理能拿竞赛奖,但你对线条、色彩、结构敏感,喜欢设计衣服画漫画,这种对‘美’和‘创造’的热情才是核心。物理好是锦上添花,不是束缚。”
他看向林宇轩,笑着举例:“比如宇轩,你的吉他弹得好,这份对音乐的喜爱和手上功夫,也是一种重要的热情和能力。”
“其次,客观评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看思维模式更适应哪边。” 他看向凌心蕊,带着理解和鼓励:“七七,你语文功底扎实,作文发表在杂志上,是强大的文科优势,体现语言组织、情感表达和思辨能力。数学波动不意味逻辑思维不行,需找方法稳定状态。你的艺术天赋(吉他、架子鼓、舞蹈)展现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也是文科思维的重要部分。而且,你自己心里也倾向文科多一些,对吧?那就勇敢跟着感觉走。”
接着看向林恺乐:“恺乐,你成绩稳在年级前十,学习能力和基础好。音乐、街舞、吉他、架子鼓需要节奏感、协调性、创造力,篮球需要空间感和战术思维,优势很综合。听说你想冲上海交大?金融可是热门,理科底子要打牢哦。”
又看向苏念安:“念安做为班长,你年级第二的实力,文理都不是障碍。更多是看哪条路更能激发探索欲。放轻松,选择空间很大。”
他也没忘记赵晨:“赵晨,你打球好,说明身体协调性和战术理解都不错,这也是优势的一部分,结合兴趣看看往哪边发展更顺。”
“那如果……兴趣和优势不太一致?或者优势科目里有个‘不稳定因素’?”苏念雨小声问。
陆明远笑了笑:“优先考虑兴趣,但也要正视短板。热情能驱动克服困难,抵触则难学好。”
他再次温和看向凌心蕊:“七七,数学波动是挑战,非死局。选定方向后,集中精力攻克,找对方法,可变成‘稳定项’。想想你练吉他、架子鼓的过程?选定了文,就坚定信心去学好它!”
凌云飞端着鸭架汤走了出来,接着话题说:“我同意明远的想法,不妨稍微放远看,想想未来可能的专业或职业理想。有个模糊方向感更有目标。”
他看向侯夏阳和池俊潇:“夏阳确定了体育生路线,选理科契合专业要求。俊潇,俊宜。你们兄弟俩这‘一文一理,一动一静的组合,以后说不定真能搞出大动静。”
他看向江云澈,语气自然带着关切:“云澈,你视野开阔,能力全面,未来无论在国内顶尖学府,或是去到更广阔的天地,比如新加坡深造,都会有很好发展。打好全面基础很重要。”接着又看向苏念雨,温和道:“念雨,不用着急。你的古筝是独特优势。慢慢探索热爱领域。”
最后总结:“七七发挥写作艺术特长,未来可能在传媒、艺术管理、文学创作;恺乐目标明确;俊宜历史兴趣可指研究、考古、文博、法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