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三国:蜀汉神将 > 第 149 章 拓跋鲜卑

第 149 章 拓跋鲜卑

姜维自恃才高,心生意欲比量之意,遂向荀彧拱手发问:“刺史大人,敢问末将与前将军相较,优劣若何?”

荀彧目光看向姜维,微微一笑道:“姜维,汝颇具才能,亦有大帅之姿。!x\4~5!z?w...c′o¢m/然吾若首言,纵汝与前将军同启征程,亦决然难及。”

荀彧知姜维或心有不服,遂又道:“昔时,前将军随主公,仅率三千兵马。入凉州,助马超退曹军。后又助力主公,收降马超、庞德诸将。旋即南下,为主公克定汉中郡,于主公谋取益州,立下不世奇功。继而挥师北上武都,连下天水、陇西、金城、武威诸郡。今西北广袤之地,得以稳固,皆赖童乐之谋断。”

荀彧又道:“曹魏阵营,谋臣勇将众多,然皆尝败于童乐之手。伯约,吾问汝,此等功业,汝可能为?”

姜维闻言,缓缓摇头,心中自思,如此功业,于那般短促之时,自己实难企及。

姜维虽知当下不及,却并未气馁,眸中熠熠生辉,心内笃定,终有一日,自己亦能崭露头角,建不朽之功,扬威于天下。

今羌胡己然归附蜀汉。虽其领地仍自统辖,然名义上听令于蜀汉。故而,羌胡不时侵扰并州,致使曹军无奈,须分拨一部兵力以御羌胡。*看~书?君` .嶵′鑫¢璋\节_更\辛?筷?

且说河西鲜卑,经姜维几番痛击,心胆俱裂,畏之如虎。

自知难与姜维抗衡,为求自保,遂举部回归拓跋鲜卑。

拓跋鲜卑收纳河西鲜卑后,对姜维及蜀汉之势亦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妄动,暗中整饬军备,观望着局势变化。

而姜维于河西之地,声威更盛,令周边部族愈发敬畏蜀汉之威。

曹魏朝堂之上,刘晔建言:“可遣使者往拓跋鲜卑处,许以重利,令其南下攻伐羌胡,以解并州之困。若拓跋鲜卑能破羌胡,便可顺势再进,威逼雍州。如此,张飞、马超等必有所忌,不敢轻举妄动。”

曹丕纳刘晔之策,即遣使臣,携诸多钱财宝物,往拓跋鲜卑而去。

曹魏使臣快马兼程,终至拓跋鲜卑。面见其首领后,使臣陈说利害:“贵部与我大魏,本应守望相助。今观局势,羌胡虽附蜀汉,实则心怀异志,其于北境,肆意扩张,己然威胁贵部。

若贵部出兵南下,击垮羌胡,一来可除肘腋之患,二来我大魏必不负贵部。

待事成之后,金银财帛,良田沃土,皆可相赠。~如¢蚊^旺¢ ¨首?发^

且彼时,贵部顺势南下,威逼雍州,蜀汉亦不敢小觑,贵部声威,必将远扬。如此良机,切莫错失。”

一番言辞,不遗余力地为拓跋鲜卑描绘美好前景,意图说动其出兵。

拓跋鲜卑首领闻此,神色微冷,目光灼灼看向曹魏使臣,沉声道:“吾与羌胡,虽皆属外夷,然凭何听汝大魏驱使?汝以利相诱,欲令我等自相残杀,此计太过拙劣。吾等亦可与羌胡携手,共侵大魏,大魏边陲,恐难安宁。汝言良田财帛,不过画饼,安能轻信?”

曹魏使臣听闻,心中一紧,却旋即镇定,脸上堆起笑容,拱手作揖道:“首领此言差矣。贵部与羌胡,虽皆为外夷,然我大魏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若贵部执意与羌胡联合侵魏,大魏必倾全力以击,彼时,贵部与羌胡即便联手,恐亦难敌。”

“反之,若贵部依我大魏之策,击垮羌胡,一则得我大魏厚赏,实力大增;二则可借势扩充领地,壮大声威。

且我大魏诚意满满,己携重金宝物至此。

若贵部与羌胡合,不过一时之利,或陷万劫不复;与我大魏合,则是长久之福,安稳昌盛。还望首领明察。”

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软硬兼施,试图打消拓跋鲜卑首领疑虑。

拓跋鲜卑首领闻罢,心中暗自思忖,曹魏实力他岂会不知,方才之言不过虚张声势。

此刻,他神色未改,缓缓开口道:“汝言虽有理,然出兵征战,损耗巨大,非些许财帛可补。

若要我等决然南下攻伐羌胡,大魏须再许以关市之利,往后我部与大魏通商,一应赋税减半,且许我部于并州边境设互市之所,长期交易。

再者,粮草军械,大魏亦当按需供给,如此,我部或可出兵。”

首领目光炯炯,盯着使臣,意在获取更多实在利益,方肯就范。

使臣略作思忖,觉此条件虽苛刻,却尚在可允范围,且若能成此事,解并州之围,亦大功一件。

遂当即应道:“首领所提,我即刻回禀魏王,料想魏王为解边患,定会允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