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三国:蜀汉神将 > 第 127 章 东吴割地赔款,童乐杀鸡儆猴

第 127 章 东吴割地赔款,童乐杀鸡儆猴

庞统书中言:“君之举,虽振纲纪、利百姓,然士族根基深固,尽数诛之,恐生他变,宜留余地,以安各方。”

关羽书信亦云:“吾知君为百姓谋福,然行事当存仁义,士族之乱,罪首严惩可也,何必尽诛,望君三思。”

童乐展信阅罢,当即修书回复。

其书云:“士元、云长二位将军见字如晤。吾行此举,实有苦衷。

此二郡士族,久霸一方,兼并田亩,隐匿人口,致百姓困苦,政令难行。

若不雷霆处置,新政无以推行,百姓难脱水火。

今乱世之中,当以速决为要。姑息士族,无异于养痈遗患。

彼等一旦坐大,必成蜀汉心腹大患。吾虽手段狠厉,然为蜀汉根基稳固,为百姓长远生计,不得不为之。

待此地大治,再行安抚,亦为时未晚。望二位将军体谅吾心。”

汉末之时,士族地位尊崇无比。

自西汉以降,经累世经营,士族广占良田,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朝堂之上,选官用人多依门第,士族子弟凭家世轻易入仕,占据要职,把控朝政,寒门才俊难有晋升之途。

其弊端亦显著非常。

士族奢靡成风,竞相攀比,耗费大量财富资源。

于经济,兼并土地,使众多百姓沦为佃农,民不聊生,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发展。

于政治,结党营私,争权夺利,致朝纲混乱,政令不行。

且士族多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形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实乃汉室倾颓、天下大乱之一大根源。

益州士族闻童乐在豫章、长沙郡之举,心下惶恐。一则兔死狐悲,二则担忧此风蔓延至益州。

遂聚而商议,共推数位德高望重之士,往见刘备。

众人入殿,伏地而拜,为首者言辞恳切道:“陛下,童乐于豫章、长沙行事,手段狠辣,对士族斩尽杀绝。

士族乃国之根基,辅佐汉室久矣。童乐此举,恐寒天下士族之心,于陛下大业不利。

望陛下斥责童乐,以正视听,安抚士族,稳固朝堂。”

言罢,众人皆伏地不起,静待刘备决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