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却面露犹豫:“话虽如此,只是降曹一事,关乎气节名声,且孙权未必肯降,我等贸然行事,恐引杀身之祸。”
张昭轻抚胡须:“此事需从长计议。
孙权年少气盛,一时难以说服。
我等可暗中与曹操通好,若孙权执意抗曹且败局己定,届时再顺势而降,方为上策。
只是此事机密,万不可泄露半句。”
众人皆默默点头。
孙权思来想去,终是横下心来,即刻派人去召周瑜前来一同商议大事。
周瑜匆匆而来,见孙权正蹙眉沉思,赶忙躬身行礼:“主公,急召瑜来,所为何事?”
孙权起身,迎上前来,说道:“公瑾,如今曹操率大军南下,号称百万之众。
刘备派诸葛亮前来,欲与我江东结盟共抗曹操。
群臣,多有主降者,我心下实在两难,故召你前来,望能为我决断。”
周瑜拱手道:“主公,曹操名为汉相,实则汉贼。
主公承父兄之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汉室除残去秽。
曹操此次南下,犯了兵家大忌。
北方未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曹军舍弃鞍马,仗舟楫与我江东争衡,本就非其所长;如今又值寒冬,马无草料,士卒远涉江湖之间,水土不服,必生疾病。
此数者,皆操之短处,而我军之优势。
主公只需给瑜数万精兵,进驻夏口,定能为主公破曹。”
孙权听毕,大喜,以拳击案道:“曹操老贼,欺我太甚!公瑾之言,正合我意。
此天以公瑾赐我也,我意己决,与刘备结盟,共抗曹操,有敢言降者,与此案同!”
言罢,拔剑斫前奏案一角。
周瑜见状,再拜道:“主公英明!瑜定不负所托,愿为主公效死力。
只是与刘备结盟,还需谨慎行事,防其有不轨之心。”
孙权点头,道:“公瑾所言极是。
刘备虽势弱,然其麾下关羽、张飞皆万人敌,诸葛亮亦智谋超群,结盟之后,还需小心应对。
一切便全权交付公瑾,望早日破曹,保我江东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