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大明辽国公 > 第 432 章 明枪暗箭

第 432 章 明枪暗箭

一日,朱允炆一觉睡醒,抬眼瞧见那辽东学士只顾讲课,对他瞌睡之事竟全然不理,心中顿生不忿之意。.l+a^n¨l_a?n-w-x¢..c~o?m¨

暗道:“我乃皇孙,这辽东之人竟如此轻慢!”

面上不禁泛起愠色。

冷不丁地,朱允炆大声说道:“且住!”

硬生生打断了辽东学士的讲课。

辽东学士微微一怔,神色未改,拱手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问题要问?”

言语间不卑不亢。

朱允炆提高嗓音,大声叫道:“本殿下方才走神,没听真切,你须重新讲过!”

那辽东学士并不着恼,仿若未闻朱允炆之言,神色自若,只管继续授课讲学。

朱允炆见辽东学士对自己的要求置若罔闻,愈发恼怒,拍案而起道:“大胆!本皇孙令你重讲,是瞧得起你,你竟敢如此无礼,公然违抗?莫不是仗着新学那点歪理,便不将本殿下放在眼里!”

说罢,双目圆睁,怒视辽东学士,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意图让辽东学士服软。

朱雄英看向朱允炆,冷声道:“二弟,不可对先生无礼。先生授课,自有章法,怎可因你一时走神,便随意打断,任性胡为。!2!巴?看!书¨旺· \追·醉*芯*璋,結~”

朱允炆听闻此言,心中陡然一紧。

朱雄英发话,他心里明白,若再执意刁难,恐难善了,到时只怕会惹来诸多麻烦,吃不了兜着走。

故而虽满心不忿,却也只能暂且强压怒火,冷哼一声,缓缓坐下。

朱雄英转而面向辽东学士,道:“先生请继续。”

言罢,目光平静,示意学士莫受方才事端影响,安心授课。

辽东学士朝朱雄英点头示意,以示领情,随后神色如常,接着方才所讲内容,继续授课。

朱允炆心中恨意如潮水翻涌,首恨得牙痒痒,可瞧着朱雄英那威严模样,又着实无可奈何。

他只得暗暗咬牙,将这口气憋在心里,面色铁青地坐在原位,双眼虽盯着辽东学士,眼神中却满是怨愤。

大本堂下课之后,朱允炆径首寻到翰林学士处,一见面便如决堤之水,大倒苦水。

“诸位先生,那辽东学士实在傲慢无礼,全然不将本殿下放在眼里,今日竟敢公然违抗我的要求,实在是欺人太甚!”

他满脸委屈与愤懑,滔滔不绝诉说着心中不平。^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

此恰是翰林学士求之不得的局面,他们纷纷上前安抚朱允炆,说道:“殿下切莫动气,臣等定会向陛下弹劾此人,他如此张狂,实乃大不敬之罪。”

朱允炆又愤愤然抱怨道:“还有那朱雄英,竟帮着那辽东之人,全然不顾兄弟情分!在大本堂中,公然斥责于我,叫我颜面何存。本以为他会顾念手足,却不想胳膊肘往外拐,实在可气!”

说罢,连连跺脚,满脸皆是不满与委屈之色。

翰林学士闻听,赶忙劝道:“殿下慎言!朱雄英乃皇长孙,极得陛下宠爱。殿下切不可妄言,以免招来祸端。当下还是先想着如何应对这辽东新学之乱,弹劾那辽东学士才是当务之急。”

如今传统儒生皆将宝押在朱允炆身上,自是不敢让他随意言语。

毕竟皇长孙乃是朱雄英,并非朱允炆,况且嫡庶之分向来分明。

他们深知,稍有不慎,或致全盘皆输,故须时时提醒朱允炆谨言慎行。

众人眼中,朱雄英此刻地位堪称稳固至极,难以撼动。一则他身为嫡皇长孙,血统尊贵;二来常遇春、常孤雏、蓝玉等一众大将为其撑腰,可谓后盾坚实,其地位仿若泰山之固,稳如磐石。

只叹朱雄英立场定然偏向常孤雏,是以这些传统儒生转而谋图支持朱允炆。

纵朱允炆胜算不大,然时日漫长,世事难料,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传统儒生们坚信,以江南士族之力,定能叫朱元璋有所妥协。

须知当下江南之地,财力雄厚,诸般事务皆具举足轻重之势,于大明而言,几近半壁江山。

自辽东兴起后,北方经济实力确有提升。然除却辽东,余处相较江南,终究相差甚远。

当下江南势力所需做的,便是掣肘北方经济振兴之策。不然,一旦北方全面复苏,届时南方士族便失去手中筹码。

尤其辽东新学,最令传统儒生忌惮。学问之道,短时尚难察觉端倪,然假以时日,若彼之影响深入人心,便恐传之久远,关乎千秋万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