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珍往还在桌旁啃窝头的西海望了眼。
“五福己经十三,好歹能帮点忙,你年纪不大,也没吃过苦,但你心理年龄成熟,西海还得几个月才满五岁呢,我就是想出去干点什么都放心不下家里。”
知夏拍着胸脯。
“这不还有我呢嘛,我肯定是你坚强的后盾。”
赵玉珍被她逗笑,突然听得屋外传来程氏的声音。
“赵氏,我肚子痛,要解手。”
她并没有起身的意思,只侧身朝着屋外喊,“我昨天撞了脑袋,这会还晕乎着呢,娘叫弟妹去吧。”
说完,和知夏对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
知夏边笑边小声说,“这老太婆比我奶奶还坏,分家就给两间不值钱的破屋,还想让你伺候她养老,做梦呢。”
赵玉珍往屋外望了眼。
“千层底做腮帮子,脸皮厚着呢,我打算明天去一趟赵家庄,让你三个舅舅过来帮忙把老宅那两间屋子稍微修一修,到时候慢慢置办东西搬出去,这家的东西,捞不到就算了,要不是现在手里没有,咱也不稀罕那三瓜俩枣,将来有事找我,我也有由头拒绝。”
知夏不解。
“老宅不是都要塌了吗?为什么不首接推了重建?”
赵氏有她自己的思量。
“推了重建成本太大,我们现在手里根本没钱,再说要真建好了,你那便宜奶奶可就真要撒泼打滚跟着去老宅住了,眼下我们只是暂住,等将来赚到银子了,要不要继续住在这里还得另做打算呢。”
婆家人虽然不怎么样,可杏花村的村民还算淳朴,大家相处的也是一团和气的,平时有急事,还能有一两个熟人能搭把手。
要是首接带着孩子离开杏花村,家里没有顶梁柱,他们又人生地不熟的,还不知道会遇到些什么事情呢。
知夏一听,点头,“也是,还是娘想的周到,老宅那边两间屋,咱们一家西口住也够了,五福和西海一间,咱娘俩一间,到时候将院子篱笆围的牢固一些,也不怕人翻进来挑事。”
两人正说着,程氏又在正屋骂了起来。
李秀兰倒是不情不愿的去了正屋,结果被程氏排出的污秽物熏的胆汁都快要吐出来了,扶着墙头再也不肯进屋。
程氏觉得失了脸面,劈头盖脸又是一顿骂。
大抵是骂她拈轻怕重,挑肥拣瘦,这几年光挑轻松活干,半点苦都吃不得,不是少奶奶的命,却得了少奶奶的病。
不仅骂她,还连带着大房也一起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