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苏小米把阳台的工作桌用湿巾纸细细的擦了一遍,她的战场一定要干干净净的。-r`u`w_e¨n^x~s!.`c_o,m·
五月己经过去了五天,接下来的时间苏小米要加单了,希望这个月依旧过七千。
江则说的对,她要好好吃饭,更要好好爱自己。
但是她还是想用自己挣的钱富养自己,爱自己。丢掉童年以来根深蒂固的,镶嵌在潜意识里的不配得感。
她始终记得妈带着她和姐住在又小又潮的出租民房的时候,妈在化肥厂上班,几乎都是夜班。除去她和姐的学费,娘仨的生活费就所剩无几了。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妈实在是没钱给她上。于是她拿到通知书就去申请助学金,可不知怎么的,没有申请到。
但最后还是有爱心人士,通过学校一对一助学组,资助她上完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苏小米去学校问过,可是老师说资助人信息保密,她无从找起。一首想知道资助她的是谁,在她能挣钱的时候,把钱还给人家,但这辈子她都记下了这个人情。
一个陌生人的人情。
苏小米想到这里,拿出那张每个学期前都能收到学费的银行卡看了看,她要一首保留着。
每个月妈会给她一部分生活费,有时姐也会给她一些,剩下的就是她勤工俭学挣的了。_小-说`C¨M′S! .无/错.内\容~
苏小米把银行卡小心地放进抽屉,打开电脑开始工作。她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眼神专注而坚定。
可第一个来访者的,就让她一天的心情都不好了。
来访者是位男士,他来咨询的是他二婚的困惑,让苏小米帮他分析,要不要跟二婚妻子生共同的孩子。
苏小米当然不能替来访者做选择,她做的最多的就是倾听和帮助来访者分析事实,从而让来访者自己做出选择。
可这位男士实在太气人,他先是吐槽二婚妻子,说二婚妻子花钱多,不干活什么的。
这些都是小事,苏小米只要听着随声附和就好了。
可后面来访者竟然说,最受不了的是二婚妻子每个月例假来的量太多,卫生巾都要用掉好几包,他觉得压力山大!
苏小米整个无语住了,可她是咨询师,是有职业操守的。就算生气,也要憋着,更不能让来访者听出来。
来访者继续说,他前妻很节俭,一个月最多两包卫生巾,可现在的妻子太浪费,太不会过日子云云。
苏小米看着时间快到一个小时了,就准备提炼总结了。.搜`搜?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这时男人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还要不要跟二婚妻子生共同的孩子。
苏小米深吸一口,看着面前的镜子摆出职业假笑,声音尽量温和有礼貌:“先生,我觉得还是不要了。”
她很少给来访者建议,可今天实在是忍不住了。
“为什么?”
“因为她生完孩子后的那一个月,需要用好几十包卫生巾。”
电话里的来访者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对哦!这点我怎么没想到?要用好几十包卫生巾呢!是不能生,老师你说的太对了,不生了!”
挂了电话,苏小米终于可以呼出一口气,刚才差点憋死了。
不行,得去露台喘口气。
苏小米走到露台,深吸一口新鲜空气,试图驱散心中的郁结。
难道这就是二婚?
咨询了那么多案例,她是知道二婚都是在算计的,可是今天的来访者竟然算计上了二婚妻子的卫生巾!她的认知,再创新高。
这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江则打来的。
“我快到了。”江则温柔的声音从听筒传来。
苏小米把刚才的情绪藏了起来,她一首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清,从来没有把工作当中的负面情绪带进生活中来。
“好的。”苏小米仿若无事的道:“你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
“嗯。”江则说:“以后,我每个月发了工资给你五千,你别舍不得买东西。等咱们结婚了,我会把钱都给你,只留一点儿生活费。”
苏小米有些受宠若惊,想到了刚才的来访者,心血来潮道:“不用,你只要每个月给我买两包卫生巾就好。”
“嗯?什么意思?”江则不解。
苏小米道:“没事,开个玩笑。”
江则也笑了:“我把钱都给你,你想买几包就买几包。”
“江则,你怎么对我这么好?”苏小米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