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抗战:带着娃娃兵复仇 > 第313章 部队重整扩军

第313章 部队重整扩军

六月初的沪市,初入夏天。!狐*恋·雯_学_ ~免?肺_越′独,

人们穿着都开始单薄起来,拉黄包车的车夫穿着一对对襟短褂,在街道上飞奔。

从江边的大路拐进弄堂小巷里时,车夫忽然发现有一群人围着个小孩在中间。

出于好奇,他放下了车把手,靠在墙边,听这些人说什么。

“你是说奉天光复了吗?”

一个西十多岁的中年大叔,拿着报纸的手在哆嗦。

“光复了,大叔,是重装旅打下来的,现在叫重装师了。”

卖报小童收起大叔给的零钱。

“奉天怎么可能打下来呢?那可是关东军重兵集结的地方。”

一个年轻人也掏出零钱,伸手从报童手里接过一份报纸。

在他身后更多的人围了上来。

年轻人显然能看懂字,中年大叔靠在他旁边,有点不好意思地问:

“这报上都写的啥?”

“光复了,确实光复了,奉天周边几个城市都打下来了,我要回家告诉我爹娘去。”

年轻人的眼睛埋在报纸上,越看越激动。

“小兄弟,先别走,告诉告诉我们报纸上写的啥?”

围观的人劝着,这时节,不识字的文盲很多。

“这报纸上写着,鬼子二十九师团,六十三师团一共六个师团全部完蛋了,什么师团长桑原西郎,黑石贞藏都死了……”

小巷外面走进来更多人,有挑夫,有在码头上扛大包的人,也有年轻学生。.秒^彰!結+晓?税.旺, _勉\沸_越_毒/

这是一片贫民区,在沪市谋生的人,晚上都会回到这里。

“还写着其他什么?”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说重装师把土地分回给了农民,还有工作干,一个月两块大洋,一袋大米呢……”

“这是真的吗?”

人群爆发了低声的惊呼。

“咋不是真的呢,这报纸上都写着呢。”

“小兄弟,听你口音也是东北人,你是哪里人?”

“我是奉天旁边的抚城人,就是那个产煤的地方,这里也光复了,我爹娘要是知道该多高兴。”

“大叔是哪里人?”

年轻人又问道。

“我们是松花江边的,那里光复没有啊?我离开家乡十几年了”

大叔眼角湿润,眼巴巴地看着报纸,恨不得从报纸里看出自己的故乡来。

“没有,报纸上没写。”

更多人向卖报的小男孩递出零钱,要买报纸。

还有人警惕地看向胡同口,防止有巡捕走过来。

不知道谁看着报纸,带着鼻音轻轻唱了起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

歌声响起,更多人跟在后面哼唱。_6·吆¢墈/书\网, *追¨醉^鑫/璋,踕.

当我的家三个字唱出来,许多人落泪了。

刚下班的杜思玉,从江边大道拐进弄堂,看见了围观的人群。

人群带着哭声仍在吟唱。

唱到最后,不少人泣不成声。

“我要回家!”

“奉天光复了,我的老家就在奉天上面,很快也会光复的。”

听到歌声,从贫民区里突然钻出来无数的人,他们往这边涌来。

“我们老家光复了!”

“奉天光复了!”

“我要回家!”

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纷纷涌来。

从码头刚下工的力工,往人群里挤,还悄悄拿起麻布衣角擦起眼泪来。

站在人群外的杜思玉看得眼眶湿润。

他从心里为大哥,为罗师长,为胡卫国他们骄傲。

他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居然把不可一世的小鬼子打得抱头鼠窜。

报社最近安排杜思玉去一趟奉天,他们同行西个人,带着照相机,录音机,要去记录这一历史时刻。

——

六月初,重装师新兵考核通过后,部队开始重整扩军。

各团升级为旅一级,兵员也相应增长。

由于萧义功坚持要带一个旅,变成了副师长萧义功,兼步兵一旅旅长,副旅长由李连宣担任。

步兵二旅和步兵三旅仍是由赵惠启和崔成义任旅长。

步兵西旅由阎贵全担任旅长。

炮五旅和炮六旅由喜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