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腹深处的空气带着未被驯化的冷意,混杂着金属锈蚀与地质层深处特有的土腥气。`7*k′a¢n-s¨h!u*w,u+.!c¢o.m¨八面体金属舱悬浮在临时搭建的能量隔离罩中央,哑光合金表面流淌着极淡的辉光,仿佛某种生物的呼吸。叶云天和林月瞳穿过三层消毒隔离门,靴底踩在特制的绝缘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嗡鸣——这是为了避免外界电磁场干扰舱体本身的能量场。
一号沉眠舱位于八面体东北棱角的内侧,与其他舱体相比,它的透明舱壁上似乎总萦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薄雾,像是被禁锢的气流正在无声涌动。叶云天站在隔离罩外,目光先落在舱内那张与自己几乎重叠的脸上。叶云添的睫毛很长,在淡蓝色营养液中微微颤动,鼻梁的弧度、下颌线的转折,甚至左耳上方那颗几乎看不见的小痣,都与他镜中所见分毫不差。唯一的区别是眉宇间那道浅浅的褶皱,即使在深眠中也未曾舒展,像是正承受着某种持续的压力。
“生命体征监测正常,心率42次\/分,呼吸频率8次\/分,均维持在深度休眠标准值。”林月瞳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正将一组纳米级传感器固定在隔离罩内壁,“但神经电流活动异常活跃,尤其是控制运动与能量感知的脑区,像是……在梦中仍在操控某种力量。”
叶云天抬手按在隔离罩的特制观察窗上,指尖传来的并非玻璃的冰凉,而是一种持续的、细微的震颤,像是有无数条看不见的气流在舱体内部高速穿梭。_3\3*k~s¢w·.\c¢o¨m_“普通金属不会有这种共振。”他侧过头,看着林月瞳操作的屏幕,“这舱壁更像是某种能量导体,能储存并复现他的能力特征。”
林月瞳启动了便携式光谱分析仪,一道细如发丝的绿色光束射向舱盖表面的蚀刻文字。“叶云添,暴风宇宙,控风者,曾以飓风平息星系战乱。”文字被光束扫过的瞬间,周围的空气突然泛起涟漪,隔离罩内的湿度计数值骤降,几缕从通风口漏进来的灰尘被无形的力量牵引,在半空划出扭曲的弧线。
“能量场开始响应了。”林月瞳迅速调整传感器参数,“这不是简单的物理刻痕,是能量烙印。每一个字都对应着特定的力场频率,刚才激活的‘飓风’二字,其频率特征与地球上记录过的超强台风‘山猫’核心区频率有73%的相似度,但强度层级完全不在一个维度——这相当于把整个木星大红斑的能量压缩进了文字符号里。”
叶云天的视线移回舱内。叶云添的眉头蹙得更紧了,营养液表面泛起细密的波纹,仿佛有股气流正从他体内溢出。^1^5~1/t/x/t`.~c?o^m+他想起刚才触摸舱壁时的震颤,那感觉并非无序的混乱,而是一种高度规律的波动,像是无数股风在相互制衡、形成某种动态平衡。“控风者……不是制造风,而是掌控风。”他低声说,“就像驯兽师,理解野性的本质,才能引导它的方向。”
林月瞳将微型传感器贴在舱体与隔离罩之间的空隙中,屏幕上立刻跳出一团纷乱的红色轨迹图。这些线条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缓慢流动、碰撞、融合,边缘闪烁着代表高能反应的亮斑。“这是能量记忆场的可视化呈现。”她放大其中一段最为密集的轨迹,“暴风宇宙的空间结构似乎与我们的宇宙不同,这里的‘风’不仅是气流运动,更像是承载信息与能量的介质,这些轨迹记录的是叶云添最强烈的一次能量释放——你看这个扇形扩散区,边缘有明显的撕裂与聚合特征。”
她调出另一组数据,是云天集团深空探测器在m78星云边缘捕捉到的某次星系战乱遗迹。三维投影中,几艘巨型空间站的残骸呈放射状分布,断裂面的熔蚀痕迹与红色轨迹图的边缘特征完全吻合。“当时的记录显示,那场战乱持续了17个地球年,交战双方使用空间撕裂武器,导致三颗宜居行星解体。”林月瞳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一条连线,“而遗迹中心检测到的异常风场残留,与我们现在捕捉到的能量特征完全一致——是一场可控的超级飓风,将四散的攻击能量引向了无人区,同时用高速气流凝固了正在解体的行星碎片。”
叶云天凑近观察舱体角落。那里嵌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星形碎片,表面凹凸不平,像是被狂暴的气流反复冲刷过。碎片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银蓝色,仔细看能发现无数微小的孔洞,像是被高能粒子穿透的痕迹。“取样本分析。”他对林月瞳说。
微型机械臂小心翼翼地从舱体缝隙中夹出碎片的微量粉末。检测结果很快出来,屏幕上的元素图谱中,除了常见的宇宙尘埃成分,还标注着几个红色的未知元素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