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比谷口的地面要高的多,或者叫做高湖差不多,只要有人把谷口的山石移开,湖水自然便能泄下去。
“两位师父请看,这里是整个谷地上游最宽阔的地方,大致有西五万亩的平地,因为湖水千百年的侵袭,两侧山崖变得陡峭,成了天然的屏障,而谷中的地面却相对平整的多,只要我们把湖水放掉,这里不仅能建一座城,还能开垦出几万亩的良田,河泥和鸟粪都是最好的肥料,相信这里开垦的田地产量绝对比外面的高出一大截”,王洵异侃侃而谈,宋应星却皱起了眉头。
“你之前的打算是在葫芦口外建城,这处堰塞湖用作水源的,如今把湖水放掉,你的城水源从哪来?”
宋应星疑惑地问道,王洵异抬头看了看眼前的河水,现在他们站着的地方正是山里各条溪流汇聚之地。
“就在这里聚水”,王洵异道。
“这里?”刘伯能更加疑惑了,这条溪水虽然不小,但总有枯荣之时,并不是个长久的水源,根本无法供应一个城的人用水。
宋应星也是疑惑,只是很快便想到了什么,“你想在这里建水库?”
“对,建水库,供下方一城和十数万亩良田的灌溉”,王洵异点头道。
“不行,不行,这里建那么大的水库,不就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么,桃花谷就是一条首肠子谷地,只要夏季一场洪水,整个山谷,乃至桃花镇都会被冲没的”,宋应星立即否决道。
前面的堰塞湖就己经是个隐患了,不过,好在前面有个葫芦口,那些山石厚厚地堆积如山,尚算安全,要是把整湖的水移至这里来,甚至储存更多的水,那要建非常高的一道大坝,危险系数将首线上升。
“是啊,而且就算山洪冲不毁大坝,将来万一有敌人来袭只要掘开大坝我们都将面临灭顶之灾,还有,你想没想过这么高的大坝要用去多少民力来建?之后每年的维护保养也不是几万人的小城能负担的”,刘伯能也终于想明白了,也反对道。
“我有办法解决,就这么定了”,王洵异根本没有听两人的,只要自己造出水泥来什么都不解决了。
“你有什么办法?”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我的办法就是钢筋混凝土”,这山谷里沙子是现成的,片石多得是,钢筋混凝土加上大片石,那大坝建起来不要太快了。
“钢筋混凝土?”两人没见过那东西,自然不明所以,于是,王洵异又给两人解释了一遍什么是钢筋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的强度。
“只要我们造出合格的水泥和钢筋,保证这座大坝牢不可破,其实,我更担心的不是大坝会被毁掉而是上游来的泥沙。”
“哦?愿闻其详。”
“你们看下面的堰塞湖,那里土地平坦,也十分辽阔,这也许是几百上千年才形成的地貌,千百年前这里一定不是这样的,能在山谷里形成这么开阔的平地,主要还是因为河流从山里带下来了大量的泥沙和腐植,慢慢堆积,逐渐提高了地面,这才形成了大量的平地”,王洵异解释道。
“而,我们在这里建水库,就和当初下面形成堰塞湖一样,几百年后,我们眼前凌乱的山谷也会变成平地,那时候这水库不仅不能蓄水,还会成为隐患。”
“原来如此!”两个老头纷纷点头,这可是触及到了两人的知识盲区。
“那该如何是好?”
“两位老师不要着急,我说了那是几百年后的事了,自然留给后来者解决,不过,我们也不得不防,可以在上游大量植树,保持水土,这样可以延缓泥沙下流,提高水库的使用寿命”,王洵异又结合他前世的经验解释道。
“种树?”
“对,种树种草,禁止开垦。”
两个老头都沉默了,接触到新知识,这种学霸型的人物就喜欢独立思考,王洵异不再打扰两人,继续在地上做着规划,大坝这里以后可以建一个水力发电站,水轮动力也得留出来位置,毕竟在制造出蒸汽机之前水力是唯一的动力源。
王洵异又用纸笔把周围的地形地貌描画了一遍,等两个老头讨论结束后,这才跟着众人回了暖谷。
“清风师兄,你能不能帮我做件事?”,路上王洵异拉着清风说话。
“师弟不必客气,啥事说”,如今的清风最崇拜的不是刘伯能了,而是这个新师弟,连自己老师大部分时候都要听这个师弟的。
“你看,这是我画的地形图,回头我教你一种沙盘制作的方法,你帮我把整个桃花谷的地形做出来如何?”
“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