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书房外站了一会儿,透过窗户纸看着屋内的情形,心中百感交集。?d+i!n¢g·d*i′a?n^t¢x′t\.′c!o!m-
此刻的永琏,和当初自己为了挣出头,熬夜读书的影子重叠在了一起。
只是当时,他是因为自己的额娘不受宠所以憋着一股气,而如今,永琏身为嫡出,皇后地位稳固,他不会再让永琏有这样的遗憾。
他,最终也会成为大清第一个让嫡子继位的皇帝!
最终,乾隆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悄然离去,走之前还低声嘱咐身旁的宫人:“不许说朕来过。”
“皇后慈爱仁厚之心,更胜过朕。”乾隆一边踱步,一边喃喃自语,良久,又深深叹气,“只有这样严格的教育,才能教养出合格的太子。”
旁边的来喜低头垂手,毕恭毕敬地跟在乾隆身后。今日不是高无庸当值,他才有机会冒了头。
“皇后对永琏如此用心!”乾隆突然停下脚步,脸色一沉,责备起下头的人,“肯定是嬷嬷们没照顾好永琏,还在他耳边胡言乱语,挑唆兄弟情义,不然他不至于对永璜有这样的心思。”
来喜只觉得做奴才可真不容易啊,明明是皇后教育二阿哥太严苛导致的,怎么就变成了下人们背锅了。!w.6¨1+p`.¢c.o′m¨
觉得找到了问题根源的乾隆兴致勃勃地罚了几个下人,随后又似是自言自语道:“二阿哥果真是可造之材,小小年纪就能将这样的内容背下来。”
此刻,乾隆的偏心眼又犯了,完全忘记了在承乾宫时,大阿哥永璜己经能举一反三,解答许多难题,只一味地觉得自己的嫡子就是最好、最聪明的。
来喜见乾隆心情似乎不错,赶紧抓住时机奉承道:“天家血脉,自然是与众不同。奴才家乡有句老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皇上和皇后娘娘的血脉,自然是人中龙凤,聪慧异常,远超常人也是应该的。”
这样一番话糙理不糙的马屁,让乾隆听得很是受用,原本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乾隆转过头,饶有兴致地看来喜,问道:“你说话倒是有条理,可曾读过书?”
来喜听了,眼睛适时地微微泛红,一脸遗憾地说:“回皇上的话,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勉强略识得几个字,就被送进宫里来了。a?精.?#武¢$?小&说?网]× *`[首?$发%后来多亏圣祖治国有方,家里条件好了些,可奴才又忙着伺候主子,实在抽不出时间去学了。”
来喜知道,眼前这位皇上并不是很赞同先皇的许多做法,反而是最崇拜康熙的,所以他刻意绕开了雍正。
果然,乾隆听后,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惋惜,随后说道:“不容易,朕赏你一本二阿哥用过的书,你闲暇时多学一学。”
来喜一听,顿时喜出望外,“扑通”一声跪下,涕泗横流地谢恩:“谢皇上赏赐,皇上圣恩浩荡,奴才一定好好研读。”
乾隆看着来喜这副模样,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他又打量起来喜,见来喜肤色白皙如玉,气质在一众太监中显得颇为出众,便开口问道:“你本家姓什么?”
来喜恭敬地回答:“回皇上,奴才姓李。”
乾隆思索片刻,说道:“你这名字‘来喜’虽喜庆,却缺了些雅致。朕赐你名玉,往后就用这个名字吧。”
来喜连忙磕头,激动地说:“谢皇上赐名,奴才李玉定当尽心伺候皇上。”
乾隆笑着摆了摆手,继续向前走去,李玉则满心欢喜地跟在后面,心中暗喜,嘴里反复将这个名字念了几遍。
李玉,李玉,从今以后,他就是李玉了!
想到这里,他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若是能真正做了皇上的人,想必皇后娘娘也要忌惮自己几分?
他李玉早晚要出人头地,必不会任人摆布!
当夜,乾清宫内烛火通明。乾隆亲自写了一道立储的圣旨,随后亲自登上梯子,将其放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圣旨上面,写的正是永琏的名字。
有这样贤惠明理的母亲,又是这样乖巧伶俐的孩子,他对永琏的未来很放心,这个孩子一定能担起江山社稷的重任。
为乾隆拿了空白圣旨的李玉再被皇上叫进去奉茶的时候,却没在桌子上的时候,心里紧张地砰砰跳,手心更是沁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这圣旨,不可能凭空消失。
秘密立储的制度,是从先皇那儿就有的。他今夜,这是碰上了大事?
此时,来喜被皇上赐名李玉的事